年一過劉秋就從雜志上郵購了幾桶西瓜籽,在家門口搭了個小棚子用育苗盤和葉子土育上了西瓜苗。
清明節前西瓜長成了壯實的小苗,陳燕和劉秋又做起了去年的事兒,一起種西瓜。
不過這年比去年可好過多了,因為心里知道,這些西瓜將來是能賺不少錢的,所以陳燕干活都精神了不少。
西瓜沒熟之前,桃子先熟了。
桃子也是時令水果,等不得人的,要盡快摘去賣了才好。否則壞了就不值錢了。為了照顧西瓜的同時又能兼顧桃子的出售,陳燕和劉秋兩頭行動。
劉秋負責在地里照顧西瓜,鋤草,澆水,施肥等……
陳燕負責賣桃子,每天早上天還沒亮透,兩個人就起床了。挑一對扁擔籃子,背上還要背著一個大背簍。
三個框子全裝滿了桃子,陳燕就挑著一挑,還背著一筐下山去街上賣桃子。
因為她去年就到街上賣過西瓜和草莓,之前也賣過小菜,所以市場上賣水果蔬菜的婦人都認得她。
她才放下籃子立刻有人圍過來了“哇,小秋媳婦兒,你這桃子咋那么大,那么水靈啊?多少錢一公斤啊?”
“真是大,看著也新鮮,跟王母娘娘那蟠桃差不多。”
旁邊的人就起哄“你見過王母娘娘的蟠桃了?”
“哈哈哈……”
在一陣哄鬧聲中陳燕算是卸下重擔把塑料袋子掛好,準備開售了。
不過她雖然心急,卻是個聰明的人。她起初并不說賣桃子的事情,只拿了一把折疊小刀出來削桃子“來來來,大家都別走,我削了皮一人嘗一小塊。這是我們自己種的桃子,今年才第一次賣,甜著哩!”
農村人沒那么講究,加上很多人和陳燕也都互相認識了,也就沒那么客氣了,都站在那里嘗她的桃子。有些臉皮厚的,自己拿了自己的刀就削了起來。陳燕見了也不說他什么,她知道一定會買的,大家都會,因為這桃子是她見過最水靈也最可口鮮美的桃兒了!
“真甜。你這桃子太好吃了,多少錢一斤啊?”
“還真是的,看著好看,吃著更好吃。給我來一斤唄!”
陳燕笑瞇瞇的回大家“便宜得很,才一元五毛錢一斤,買三斤只收四元。”這是她一路上走來的時候想到的策略。
主要是因為桃子盛產,有好幾顆桃樹上桃子都把桃樹枝壓斷了。想要賣完這些桃子,可不是個簡單的事兒,于是她想到,一元五一斤,三斤四元,農村人口多,這樣大家就會圖便宜大部分都一次買三斤了。
那時候的一元五都能吃碗米線了,其實算起來也不算便宜了。但水果顯然比米線金貴多了,大家拿著塑料袋子一番哄搶,陳燕的桃子一早上都不用就賣光了。她心里想著,不行,必須得想辦法在趕集市的那天用車多拉一點來才行。
陳燕回到山里的時候才剛過中午,劉秋正帶著女兒在桃子樹地里摘桃子吃。陳燕站在家門口放大了嗓音喊道“老秋,老秋,你去哪兒了?”
桃子地就在屋子下面的坡地上,小劉婷正騎在劉秋的脖子上摘桃子,這會兒聽見媽媽的聲音立刻說“爸爸,媽媽回來了,我要去找媽媽了!”
劉秋嗯了聲大聲喊話“我們在下面桃樹地里,現在馬上回來。”
人人說,居住在大山里的人對話是用喊的,這絲毫不夸張,沒有手機的年代,反正陳燕和劉秋就是那么過來的。吃飯也是,全靠喊!
陳燕聽到劉秋的回答,又大聲回復他“好嘞,我在門口等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