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逢喜事兒精神爽,陳燕每天都樂滋滋的。
春天到了,眼看著桃子也一天天的長大,馬上要賣桃子了,陳燕更是心情舒暢。
大概人都是這樣的,苦難的時候什么倒霉事兒都找來,運氣爆棚的時候什么好事兒都來了。
當時全國都在搞退耕還林。她和劉秋培育樹苗給林業站,自己還種植了將近四百百畝荒山的事情被政府知道了,政府頒發了一個植樹造林的獎章給劉秋。雖說沒什么獎金,但兩口子歡欣鼓舞的去政府接受了表彰。
陳燕心里美,因為她們在做的事情得到了別人的認可,這不是錢能夠買得到的東西。
劉秋把獎章放好在盒子里,又拿去家里唯一帶鎖的箱子里鎖好。那是他為數不多的獎章,也是他為地球生態環境做的一件事情。有時候他覺得自己窩囊的時候就會看看這個獎章安慰自己“你看,好歹你也是為地球的生態盡了一份力的”。生而為人,也不是那么的不堪。
2001年,桃子盛產的第三年,陳燕和劉秋坐在桃樹下鉆研“桃子為什么變差了”這個嚴肅的問題。
劉秋拿著一個還沒有拳頭大的桃子,他將桃子按在自己的休閑褲上擦一擦毛,直接送進嘴巴。吧唧吧唧的吃了一半后道“個兒小,味道也淡,也不缺水,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
陳燕也想不明白,明明去年還是王母娘娘蟠桃一般的大桃子,鮮美可口,可人極了。怎么今年忽然就成發育不良的小毛桃了。
“想不通。我們哪里沒做對?不是,往年我們也不施肥不澆水,全靠天啊!怎么今年就不行了?”陳燕泄氣的靠在樹干上。這桃子一年能賣好幾千呢,現在就這小毛桃,賣給誰啊?五毛錢怕也沒人要。
劉秋繞著桃樹看啊看,向發現點什么軌跡。可他啥也沒發現,一點生病或者被什么蟲子禍害的跡象都沒有。他背著手在地里走著,陳燕問他“咱今年還買不賣桃子?”
劉秋想說“不賣了,賣這種品質的桃子,下次拿到集市上大家就知道他們的桃子不好,原來積攢的人氣就會滿滿流失的。”
可陳燕再他說出口前說“賣!怎么不賣?管他的,賣一毛錢算一毛錢的。”
劉秋不好拒絕她,至點點頭道“那就先買兩車再說。”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街上售賣的水果也多了起來。蘋果不再是什么稀罕東西了,桃子更是很多人家都種了一兩顆,陳燕的桃子這一次遭遇了銷售以來最大的滑鐵盧。
陳燕站在桃子攤前,每過一個人她就熱情的招呼道“來來,新鮮的桃子,嘗嘗”手上拿一個粉嫩的熟透了的桃子遞給人家。
若是陌生人,大多看兩眼便搖搖頭走開了。那桃子不僅個頭小,上面還有些坑坑洼洼,像月球表面一樣,完全不像前兩年的那樣圓潤飽滿讓人一看便垂涎欲滴。
相熟一點的人倒是會大方的接過桃子剝了皮吃著和她閑話幾句。
“怎么今年的桃子長得歪瓜裂棗的?”顧體的老婆問陳燕。
“也不知怎么了,全是這樣,又小又歪的,長裂了的更多。”陳燕嘆氣道。
顧體是老師,他的老婆開著一間商店,所以平時都不干農活,穿的干干凈凈,燙著長卷發在街上賣賣雜貨,逛逛街就過去了。因為劉秋和顧體關系比較近,陳燕和他老婆也就成了朋友。
“呀,味道也不如往年了。不甜了。”她嘗了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