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就是玉米,豆柏等一些糧食產物。根據不同的百分比倒在一起均勻的攪拌后就成了雞飼料了。不過,大雞和小雞的飼料多少有一點點區別的,但不大。如果你們真要養,現在就多學一些養雞的知識,別像我一樣,走了多少彎路才踏上正軌。”
陳燕點點頭“我讓劉秋在這兒跟著您學個半月再回來,到時候我們再蓋雞圈,進雞苗。”
“當然可以了。他那么風趣幽默又勤快的免費勞動力我可不會拒絕。”
陳燕也笑“那就把他壓在這兒了!”
小劉婷聽了立即嚷嚷道“不行,爸爸要和我回家!”
陳燕摸摸她的小腦袋”你啊,滿眼都是你爸!”
走到育雛室門口,陳燕看到育雛室的臺階離地面挺高的,門下方有一個長長的鍋洞,此刻里面的火燒的正旺。
“怎么這個季節好要燒火?”她問。
“當然要燒,這是育雛室。”說著劉魁推開鐵門沖他們指指里頭率先走了進去“剛訂購來的小雞苗生命十分脆弱,一般都要在育雛室待一段時間才能轉到普通的雞舍里。”
陳燕拉著劉婷跟在劉魁身后“燒火是為了給雞取暖?”
劉魁點頭“是啊!尤其冬季,如果不燒火雞苗就會凍死,還會因為冷而互相擠在一起取暖,卻因此互相踩踏發生死亡。”
陳燕仔細的聽他說“雞苗小的時候很關鍵,容易踩踏死亡,容易得病,所以要格外注意。大一點了變成青年雞倒是會耐病性這些好一點。”
“你們想養肉雞還是蛋雞?”
“兩種都養,一樣養一點先試試水!”陳燕老實回答。
“到時候如果你們需要訂購雞苗,或者有其他不懂的,可以直接打電話來找我。”
陳燕用力點點頭“謝謝二哥!”
到了青年蛋雞的雞舍,兩排長長的鐵絲雞籠夾在兩邊,陳燕走在中間。那雞籠不像她平時在農村見到的那種雞籠,小小的還只有一層。這種雞籠是專門規模化養殖的雞籠。有三層,雞籠上自帶了飲水**,還有飼料槽。食槽下有一個斜坡,雞下了雞蛋就從那慢慢滾出來,不會被雞啄壞。
但這雞籠也不是長長一整個,它是由無數個鐵籠鏈接而成的,中間有鐵絲相隔。
“二哥,這鐵籠和鐵籠之間還要隔著鐵絲網,是為了防止他們啄傷嗎?還要那個黃色的水管,雞在那里喝水?”
劉魁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你猜的都對了。如果沒有隔間,一是容易打架,二是不好管理。這樣一個隔間里頭放四只雞。不容易打架,而且有病,死,傷的時候也好拿出來隔離處理。那個黃色的我們叫它飲水**,是青年雞必須使用的。小雞因為不會啄**,要使用剛才你在育雛室里看到的那種飲水設備,需要人工加水,換水。”
陳燕點點頭“原來養雞還有那么多學問。我們在農村,就隨便放著養點,吃食都是隨意喂,想起來就撒點剩飯剩菜或者玉米粒。”
“如果你們真要養,還是要學習一下,還有小雞得做疫苗,大雞產蛋期的營養需要補充多一點等很多問題。”
陳燕再次點點頭“那以后就要您多教教我們了!”
“會的會的。”
回家的時候只有陳燕帶著孩子踏上了歸途。劉秋留在養殖場學習養殖技術,大概一個多月后才返回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