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陳燕踏上前往上海的旅途(西部人才開發項目進修班)。同年和她一起共赴上海的還有全國各地的上百位農村雙學雙比支付女能手。
陳燕背著一個大大的旅行包,圍著她的橘色圍巾興奮的和云南省婦聯的工作人員還有二十來個和她一樣的農村婦女一起過安檢,上飛機。
這是她第一次坐飛機,她把大旅行包橫跨在身前,跟著長長的隊伍東張西望的。她的前面是一個比她年紀稍長的中年婦女,穿著一套彝族服飾,陳燕和她搭話“大姐,你以前坐過飛機嗎?我第一次坐飛機,不知道會不會暈機。我會暈車。真怕上了飛機飛機開起來把我給飛吐了。聽說這飛機賊快,你說那么快,人受得了嗎?”
那女人用十分標準的普通話回她“你放心吧!不會的,飛機可比汽車穩當多了。我女兒在湖南上大學,她就是搭飛機過去的。她告訴我坐飛機比做汽車舒服付了!”
“您女兒真厲害啊,在外省上大學。您普通話那么好事您女兒教的嗎?您是彝族?”陳燕一連三問,對方也不惱,耐心解答。
“我是彝族啊,我是做傳統彝族手工服飾的,以后你想買手工彝族服飾可以來找我,給你打折。我普通話都是女兒教的,開始的時候也不行,最近一年才越來越好的。你不要怕害羞,勇敢說出來,說著說著就好了。”
陳燕點點頭“那彝族服飾多少錢一套?”
“純手工的,最低也要一萬多。機器的就千把元錢吧!如果要加上各種配飾還得看你用的材質,銀的,銅的等等,多種選擇,銀的肯定貴一點。”
陳燕咂舌“那么貴啊!”
“手工做的,有時候一個人半年才做得出來一套,你說值不值當?”
陳燕小雞啄米般點頭“值當,值當!”
說話間兩個人上了飛機,陳燕笑呵呵的把機票遞給空姐“美女,麻煩您幫我瞅瞅我坐哪。”
空姐禮貌的笑著回她“請您講普通話。”
陳燕拿出她的蹩腳普通話來“麻煩幫我看看,我坐哪里。”
雖然蹩腳,惹得周圍人紛紛笑起來,但好歹人家空姐聽懂了。看看她的機票帶她入座了。
她運氣好,坐了個靠窗的位置。空姐貼心的問她“需要我幫您把包放在行李架上嗎?”陳燕連連搖頭“不用了,謝謝。”她包里放了八千元錢呢,是這次出門帶出來用的,她怕搞丟了。但總拿著這個大包也不是個辦法,陳燕下定決心到了上海一定買個時髦的挎包,把錢放在里頭隨身攜帶。
空姐一走她就把臉湊在窗戶上看著外面,正好看到飛機翅膀,她想,也不知道飛起來這翅膀會不會動。
沒一會兒她旁邊的兩個座位就坐上了兩名女子,年紀都比她大,也是一同前去的學員。她熱情的和人打招呼“我叫陳燕,燕子的燕!”
“我叫李嬌,我家是屏邊的,搞蜜蜂養殖的。”
“我叫張慧芬,我是養牛的。”
陳燕趕忙接到“哦,我是養雞的。咱們三都是一個行業的,一定很有講常!”
三個人七嘴八舌的講起來。
過了二十來分鐘,陳燕都快坐不住了廣播響起:飛機即將起飛,請關閉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