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子住上了,可貸款也欠了個七八萬,陳燕坐在飯店門口看著來來往往的行人心里想著要怎么才能創收。她生活在農村,干的事農業和飲食行業,想要把收入提高肯定要從這兩方面入手。眼前閃過一個畫面,是在上海看到的綠殼雞蛋,如果她和劉秋也養殖綠殼雞蛋,不要說賣到3元一枚了,一元一枚她就高興得歡天喜地了。
劉秋剛從雞舍里出來,手機鈴聲響起,他站在已經長得比他還高的澳洲圣誕樹下接電話,樹遮著太陽,斑駁的日光灑在他的身上,像古老民族的紋身一般。
“老秋,我們養綠殼蛋**!那雞蛋價格比普通雞蛋高出一個倍,可比羅曼粉,羅曼褐賺錢多了。”劉秋一翻開手機蓋陳燕的聲音就從那頭傳出來。
劉秋勸她“你先別著急,慢慢來,可以考慮養,但我們得先找到人家養殖成功的老板,學習交流一下才能決定到底要不要養殖。而且還要找到好的種雞場,否則買了假的雞苗回來,白忙一場空歡喜怎么辦?”
陳燕被劉秋潑了一頭冷水,但依舊堅持“你聽我的,不會錯。你沒去上海,沒看到現場,人家三元錢一個雞蛋,依舊賣得火爆。不都是養雞嗎?能有啥不一樣?都是吃的飼料和水,都是下的蛋!我就不信別人能養好,我們就養不好?找苗那是你的強項,什么樹苗,雞苗,果苗你不是都找得到嗎?電視,報紙,雜志上找找總該有的。”
“你就是這點脾氣,要干什么立刻就要辦,一點也緩不得!”劉秋有些無奈。
陳燕道“要是我也和你一樣性子溫吞,咱們家能有現在的成績嗎?說干就干,別猶豫!”
劉秋只好應下來“好好好,遵命老板,我這就去找找看,能不能找到出烏雞綠殼蛋雞苗的種雞場!”
陳燕滿意的說“這就對了嘛,打起精神來戰斗!”
劉秋笑道“行行行,陳老板指揮我打哪,我就打哪!”
陳燕啐道“懶得和你貧嘴貧舌的!”說完啪的掛斷了電話。
劉秋看著手機笑笑,這人的性子真的不是一般的急躁,打電話從來不說再見,也不給對方說再見的機會。
陳燕掛了電話在心里琢磨著養烏雞綠殼蛋雞的事情,劉秋則跑到石頭屋的客廳里在一堆報紙雜志李翻找各種出雞苗的廠家。最后終于在禽業導刊上看到一則“浙江XX種雞場出售烏雞綠殼蛋雞雞苗,詳情致電08XXXXX”的廣告語。劉秋坐在沙發上給種雞場打電話,一聽要3元一只雞苗劉秋有點打顫了,畢竟當時普通雞苗2.5一只,對比起來確實貴了。一只貴五毛,2000只就得多花1000元錢,這還只是一開始的投入,出售雞苗的工作人員告訴劉秋,喂養烏雞綠殼蛋雞一定要精細化管理,不能養多,然后飼料得喂好一點,最好像養土雞一樣,多給玉米,還要喂點松花粉之類的綠植下的雞蛋品質才好。劉秋心想那不是比人吃的還金貴了,他心里盤算著暫時不要養太多,少買點回來試試。
可陳燕不是那么想的,她覺得既然要養,就多養點,最少也要關滿一棟雞舍,也就是最少養殖2000只綠殼蛋雞。夫妻二人因此展開了辯論大賽。
“一次性養那么多,要是沒養好全死了怎么辦?”
“要是養好了,一個雞蛋賣一元錢怎么辦?還不得開心死了!”
“這種雞是浙江一帶的土雞,我們這里屬于云南高寒山區,要是雞苗過來水土不服,死了怎么辦?”
“不服?不服我就養到它服為止!再說了,什么高寒?一年也冷不了幾天的,怎么就高寒山區了?”
“象山最高海拔幾乎要有2000米了,不是高寒是什么?”
“你別用那些書面知識來和我說,我說不過你!我就問你,到底養不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