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點點頭“那我就根據你說的,大概的設計一下,讓你看看是不是滿意,如果滿意我就照著這個思路來設計。”
“好啊!那我今天先走,明天下午過來找你看草圖!”
于是第二天陳燕又到廠里看草圖,確認過是自己想要的樣式后陳燕讓劉秋那塑料蛋托碼起來輛了尺寸把尺寸告訴對方。
科三考試前陳燕到廠里看了生產出來的樣品,甚是滿意。
臘月間陳燕順利拿到了駕照,商標注冊完成了,雞蛋的檢測報告也出來了,經檢測后象山的雞蛋無任何的激素或是什么藥物殘留,是無公害生態雞蛋。生產無公害產品的企業每年必須派一個人去參加質檢員學習和考試,陳燕剛考完駕照回家于是劉秋作為學員去參加考試了。陳燕則忙去看紙盒的生產。
等紙箱生產好,陳燕把雞蛋裝進塑料蛋托中喜滋滋的樂著和周圍人宣傳自己的雞蛋,可農村人對這東西和不感興趣。大家只想知道什么時候雞蛋便宜,什么時候雞肉便宜。陳燕想起了之前學習時候李芬芬說要幫她推銷的,于是厚了臉皮給李芬芬打電話過去。
“芬姐,是我,燕子啊!”
“燕子,你說吧,怎么了?”
陳燕道“你不是說會幫我推銷嗎?現在我的商標已經注冊了,包裝盒也做好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李芬芬問她“你還真用象山坡牌注冊的啊?”
陳燕在這邊笑意盈盈“是啊!不好聽?”
“好聽好聽!我明天就去各個店里幫你推銷,你就準備接單吧!”
陳燕在這邊自顧自的點著頭“謝謝李芬芬大姐!”
第二天李芬芬就讓陳燕從車站給她發了幾件綠殼雞蛋。
李芬芬自己都沒想到這綠殼雞蛋能在短短半個月里就暢銷起來。
陳燕正在市里給各個特產店推銷自己的綠殼雞蛋,接到了李芬芬的電話,說是雞蛋十分暢銷,她要找輛小貨車來拉二十件大件的綠殼雞蛋過去賣給那些特產店的老板。陳燕當然是滿心歡喜的應下了,有錢不賺是傻子。
陳燕跑遍了市里的幾大超市和農特產店終于有幾家特產店和超市愿意采購陳燕家的禮盒裝綠殼雞蛋了。恰逢過節,串門走親戚都不好空手而去,所以雞蛋也不是無人問津的,只是開始的時候生意確實很一般。
李芬芬那邊的市場反響倒是不錯,現在半個月她就到陳燕這采購一次雞蛋。對此劉秋說“酒香不怕巷子深,總有一天人民群眾會發現我們的產品的!”
那綠殼雞蛋本身品質就好,還喂了雞金銀花,松花粉,加上品牌商標和無公害認證慢慢的市場也就打開了。雖然最后還是沒賣到三元一枚,但也提高到了最低批發價一元錢一枚的價格,并且和周圍好幾個縣市的特產店有了合作,以后也方便其他農產品的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