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點點頭“其實最重要的也是李書記說的,現在山腳的大路因為村村通和糯租水電站的原因倒是已經澆灌成水泥路了。從山腳上來山里的這條路如果也能修成水泥路就好了。”
“能倒是能,但是根據指標,只能給你報一百米……”秦局看向陳燕,陳燕急切的說“沒事兒,你們給我一百米指標的補助,剩下的八百米,我自己修,沒有錢我去借,這條路遲早是要修的。”
“你有這個決心就好,我們也是根據相關的政策和下發的文件來定的,希望你能理解。”說著就走到了蓄水池邊。
陳燕指指蓄水池“我丈夫,就是摔進這個池子里,當時池子里沒水,摔下去就暈了。”
蓄水池邊的雞舍在半坡上,要爬上一個小陡坡才進得去雞舍,陳燕走慣了山路,也習慣了泥濘,很快就爬了上去。李書記和兩位局長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滿身泥濘的跟上了她。
這棟雞舍是磚混結構的,梁柱是木頭的,房頂是瓦片,房頂下依舊是雜亂的電線穿過,雞舍里正有一個中年人在撿著雞蛋。
李書記走到那人旁邊問他“你在這做工多久了?”
那人有點木吶的看看他,轉回頭繼續往雞食槽里加飼料。陳燕道“我讓他出來說話吧,里面雞叫聲太大,有時候聽不清楚,而且這人有點反應遲鈍,耳朵也不大好。
這是山里新來的兩口子,男人耳朵有一只是聾的,聽不見。大家都叫他“聾聾”。
李書記點點頭往外走,陳燕湊近聾聾的耳朵“剛才那個是市高官,他要找你說話,你不要緊張,他問什么你說什么就好!”
聾聾這才放下手中的東西轉身跟著陳燕出去了。
幾個人就站在雞舍門口說話。
“你叫什么名字?”李書記問。
聾聾望著他“啊”?了一聲。陳燕想著他肯定是沒聽清楚,于是大聲道“領導問你叫什么名字?”聾聾遲鈍的點點頭“大家都叫我聾聾!我大名叫李深。”
“你在這做了多久的活計了?”這次書記聲音也大了起來。
“我過完年才來的,在了三四個月了!”因為耳聾,他說話聲音很大,生怕別人聽不見。
“老板對你怎么樣?”
“挺好的,供吃供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