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是在養豬場的食堂吃的,此行有不少養豬的養殖戶,李總熱情的提著酒壺去一桌一桌的喝過去,陳燕知道那是因為他的養豬場里養了不少種豬,一頭成年的公豬現在能夠賣到上萬元,他當然得熱情一點了。
陳燕自己也養豬,但種豬她是不養的,因為采豬精,配豬種,養母豬,幫母豬分娩這些都是技術活的,不像普通養殖那樣簡單。加上廠里出了那樣的事情,她無心去和任何人說笑聊天,只隨意扒拉了幾口飯就坐著不動筷子了。
李總他們太過熱情,出行的又大多是男人,全喝得橫七豎八,幸好李總讓人陪著送到了住宿的酒店。
潘總的養雞場離這里不遠,開車半個多小時就到了,陳燕想著還好當時選了順路的三個廠。
潘總的養雞場是全自動化的,十棟自動化的雞舍,每棟可以養殖四萬羽蛋雞。陳燕雖然也是養雞的,但比起潘總的規模那真是小巫見大巫了。她和潘總是在農大培訓時認識的,一直說要來學習參觀,如今見了只覺得震撼無比。
她是在電視上見過這種全自動的養殖舍的,但真不如親眼見到的震撼。傳統的雞舍里是三層的雞籠子,這種雞舍是四層的雞籠子。飲水的方式和傳統的一樣,但是喂飼料的方式就差多了,這種自動化的雞舍,只要工人按了按鈕,把飼料放到裝飼料的進口處,就有一根直徑20公分大的塑料圓管發力吸取入口處倒下來的飼料,工人不用把飼料一袋一袋的扛到雞舍里,拿著喂飼料的塑料鏟子把飼料一鏟子一鏟子的加進飼料槽里。
展示的工作人員按了按鈕后站在那里放飼料,陳燕趕緊進去雞舍里站著,有一個斜口的鋼鐵材質的漏斗倒著慢慢移動,飼料從漏斗口漏出來,均勻的放進了食槽里。這樣放飼料方便而且均勻。
撿雞蛋更方便,工人一按按鈕,雞蛋就隨著運轉帶一個一個運出來,工人站在操作臺上飛速的把雞蛋撿進蛋板上。壞的雞蛋挑出來放在一邊。
陳燕忽然想起劉秋說要在象山也建一棟自動化的雞舍。在這之前她都一直在猶豫,但這一刻,她決定了,要建自動化雞舍,如果以后老了,退休了,她和劉秋兩個人就能養四萬羽蛋雞,多好啊!
其他人也沒見過這種自動化的養殖方式,個個驚嘆不已“你看看,人家這養的,也忒高科技了。陳老板,秋老板,你們也弄一這種設備,多牛氣!”
劉秋點頭笑道“錢夠了我一定弄!”
吃過中飯就一路向西回家了,陳燕前兩天晚上都沒睡好,在車上睡得昏天黑地,一路睡到家門口。
晚飯陳燕安排了大家在鹵雞飯店吃,她一下車就和劉秋坐車去象山了。
周明他們都在吃晚飯,陳燕也沒叫人,和劉秋兩個人直接把車開到山頂的脫溫室附近停好,兩個人戴上口罩,穿了工作服才進去雞舍。
果然是沒一只活的了。
還好已經入秋了,天氣不熱,沒有腐爛的尸體。
劉秋挑了十多只死雞放到不同的塑料袋子里,陳燕也從不同的雞籠里拿了幾只出來,兩個人借著微弱的燈光現場翻看,雞的身上沒有什么傷口,也沒有長雞痘,肛門也完好,翅膀羽翼也是正常的,不是踩踏,不是受傷。
劉秋拿出刀子,兩個人蹲在地上,解剖了一只,雞的器官完好無損。陳燕又找了幾只來解剖,均是沒有發現任何的問題。
劉秋拿起地上他原先找的十來只雞道“走吧!讓他們今天晚上全部無害化處理,我現在就帶上這些去昆明禽病中心,死了也總得知道是怎么個死法!否則別說你了,我也不甘心啊!”
陳燕點點頭把地上解刨了的小雞全部放在一個黑色的大塑料袋里,摘了橡皮手套和劉秋一起出去了。
陳春林,陳天佑和周明三個人看到他們回來,急急忙忙扒拉了幾口飯就上來了。陳燕和劉秋一出門就看到他們三個一人點一支煙正站在圣誕樹下抽煙。天已經黑了,人看不清楚,那三個猩紅的點倒是看得清清楚楚的。陳燕壓著嗓子道“都給我熄滅了再丟煙頭,秋天干燥,要是燒著了拉你們去坐牢的!”
陳天佑道“姐!怎么死的?查出來沒?”
陳燕道“我讓你姐夫拿去昆明檢查,今天晚上我們得把這些死雞全部無害化處理了。抽完煙你們三個就去換衣服來和我一起做事。”
陳春林趕緊滅了煙頭去換衣服。
山頂遠離養殖區的地方,大概有九百米的路程,有一處水泥封的無害化處理池。建了三四年了,幾乎沒怎么用過,平時偶爾死一兩只的,陳燕會讓工人拿去山里埋在樹下,來年就變成了滋養樹的天然肥料。飼養的雞這樣大規模的死亡陳燕從來沒有遇到過,也是第一次進行無害化處理。
劉秋帶著雞開著五菱榮光趕去昆明,陳燕則帶著春林他們用大的飼料袋子把那些雞一堆一堆全裝起來用小推車推到無害化處理的水泥池里。
夜里11點多終于把所有死雞全扔進去了,四個人戴著頭等站在池子上看著下面成堆的死雞苗均不說話。
無害化處理池是四四方方的,頂上也澆筑了水泥,只留下一個圓形的洞,上面蓋著一個井蓋,就像下水道那種水泥井蓋。
“天佑,拿根煙給姐!”陳燕沉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