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就到了春節,陳燕賺了錢,想著大家都該高興高興,于是給每個工人發壓歲錢,一個人兩百元,給工人的小孩子也發,一個人一百元。
她還給文健,文斌,陳勝和剛出生的陳恒以及天佑家的陳運一人買了一套新衣服。
那年留在山里過年的工人有二十多個,加上小孩和家屬七七八八的有了三十多個人,一共坐了四張桌子。
陳燕端起大碗里的鮮橙多站起來“這一年來,謝謝大家支持我的工作了。在這個山里了,大家都是一家人,大過年的,都要吃好喝好!”
陳天佑跟個二百五似的,端起他的老白干道“來來來,大家有福同享,有難同當!”說完就一口悶了。
陳燕咂舌,心道你個憨包,誰讓你喝那么多了!
過年嘛,各家的小孩都回來了,劉暢和劉婷也回來了,姊妹兩個憨憨的坐在桌上吃了飯就想溜。
陳燕喊道“跑啥?回來洗碗!”
劉婷認命的跟著陳燕去收拾碗筷了,劉暢年紀小,逃過一劫。
文斌沖劉婷挑挑眉“我去喂豬!”
陳燕就嘀咕道“你看看你表弟,多懂事。一回來就幫你三姨喂豬,鏟豬食!你就跟個大小姐似的,成天守在家,門也不出。”
劉婷沖她翻個白眼,繼續收拾桌上的碗筷。
工人全在外面,男的斗地主,還有劃拳,一張桌子上放滿了蘋果,梨子,香蕉,糖果,花生,瓜子。小一點的孩子就在桌子前面繞啊繞,繞著繞著揣一把糖果到衣兜里,繞著繞著抓一把瓜子去褲兜里。
云南少數民族很多,陳燕所在的地方彝族和苗族居多,在象山務工的有好大一部分是少數民族。苗族和彝族到了過年都有穿民族服飾出去唱歌跳舞的習俗,年輕男女可以趁機找一個和自己兩情相悅的人帶回家。
天黑下來的時候,食堂門口的大紅燈籠點亮,陳燕把明亮的燈打開,穿著民族服飾的婦女們就在門口的空地上跳舞。陳燕喜歡熱鬧,也跟著她們跳。鬧到晚上十點多,陳燕和劉秋才帶著兩個老人和孩子回家了。
陳燕和劉秋決定要建一棟現代化的雞舍后一直在選址的問題上糾結。主要是他們承包的象山當時是荒山,如今他們種了樹就變成了林地,而種葡萄的和水果的那些地就被劃歸成了山地,這幾年土地政策嚴格起來他們就不能再私自建雞舍豬舍這些圈舍了。得到相關部門審批。
最后劉秋決定,把地址選在原來的一棟老雞舍上,把舊雞舍拆了,在上面建新雞舍,這樣就不用去開新的地基了。
陳燕站在雞舍旁看著工人拆雞舍,老二陳美打電話來了。
“二姐,最近怎么樣?”陳燕問。
陳美支支吾吾的說“挺好的!就是·····我想著這個事情找其他人大概有點難,只有找你了!”
“有什么就直說,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最煩人繞彎子了!”
“我呢·····想買房了,這些年多多少少也攢了點錢。原是想著讓郭學也拿出一點積蓄來的,可是他說他沒錢,就2000元。我知道,說到底是因為我沒給他生個一兒半女的,他心里有疙瘩,他每個月都給家里匯錢,還給姐姐們的侄子侄女零花錢。一給就是兩三百,當然攢不下錢來了。”
陳燕打斷她“那他同意買房嗎?”
陳美是自己一個人在出租房里的,陳宸和郭學爺倆出去買菜了。
“他當然不同意”陳美氣憤道“這兩年陳宸也大了點,他總和我提想要個孩子,我沒同意。大概他覺得我和他終歸不是一家人吧!這次買房子也是,他一直不同意,說現在租房子也挺好的。可是老四,我省了那么多年就是為了在這個城市有個自己的家,這個房子我是一定要買的。”
陳燕果斷問她“你缺多少錢夠首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