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戰仍在繼續,陳燕不敢閑著,復印了八千多份動物防疫守則給協會和貧困戶分發。
在脫貧攻堅戰中的突出表現讓陳燕更上一層樓,不僅在2017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評為“云南省社會扶貧突出貢獻人士”還被推舉為州勞模。
18年的開春,陳燕到昆明領獎。
她穿了一雙黑色運動鞋,五十來元那種。穿一套黑色正裝,胸前別著黨徽,昂首挺胸的向臺上走去“謝謝云南省人民政府對我在脫貧攻堅戰中的認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希望有更多的農業先行人士參與道脫貧攻堅戰中。一人富來不是春,百花爭艷才動人!謝謝大家!”
臺下掌聲雷動。
每年勞模都有機會出去學習,因此陳燕在夏季又一次外出學習交流的機會。
這次去的是復旦大學,同行的勞模里有幾個陳燕也認識,比如李芬芬。李芬芬這兩年生意不大好,也沒來繼續拉綠殼雞蛋了,不過,她們還是保持著聯系的。
李芬芬拉著陳燕開始敘舊,兩個人聊了一路,上了飛機陳燕倒頭便睡,晚上她根本沒睡著,激動!復旦算是陳燕內心的殿堂級大學吧!她總想著能去農大就很知足了,沒想到居然有一天能夠進入心中的圣殿“復旦”學習,所以出發前一晚她那顆躁動的心根本安靜不下來。此時上了飛機倒是呼吸均勻的歪著頭睡著了。
這次出行一共半個月,在復旦上一周的課,然后再外出到外參觀全國勞模的企業。
陳燕年紀漸長,腦子經常不夠用,記憶力下降的嚴重。之前倒是還好,但這次學習起來她發覺自己常常跟不上老師所講的內容,就算跟上了,到了下課就忘記的七七八八。還好,電子設備飛速發展的時代,陳燕使用的事一款OPPO手機,拍照像素還不錯,陳燕就把老師PPT上展示的內容用手機拍下來,以后回去了也可以翻出來看。
講課的內容從如今的政治文化到經濟文化還有未來的經濟發展等都有。
復旦很大,大到天明上課都是坐車去教學樓的。老師站在大巴上身上掛著小蜜蜂“今天是你們最后一堂校內的課。我想和你們說說我自己。我其實已經退休了,是復旦的退休教授。但我現在依舊義務為國家培訓各個地方過來學習的勞模。我從小生活在上海,這是一座生活節奏很快的城市,每天凌晨就有無數人奔赴著自己的山海。我也不例外!你們別看我頭發白了,眼皮趿拉了,可我的心和你們一樣強烈的跳動著。上完你們的課我馬上就要去上其他班級的課。做這些,我都是義務的。因為,作為一名退休教師,這是我唯一能為祖國做的事情。我說這些,不是為了凸顯自己的偉大,只是想告訴你們,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們有義務,有責任為這個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老教授戴著付金絲邊的眼鏡,滿臉褶子,少說也有其實好幾了。陳燕沖旁邊的學員道“在我們村,這個年紀的老人每天就坐在門口曬太陽了。都說人要多讀書,像教授這樣教人讀書的人老了也思想覺悟這樣高!你說,上海的人是不是都這樣?”
“陳大姐,你真會說笑。哪里都有熱血的人,哪里都有冷漠的人。只是,我們大多數時候都遇到了像教授這樣一顆紅心向著國旗的人而已。”
陳燕只望著老教授喃喃道“這輩子我是成不了這樣的高知識分子了,可我至少有一種東西和她是一樣的,一顆紅心向著黨和人民!”
下車后陳燕留了老教授的電話號碼,又跑到紀念品店買了好幾件復旦大學的T恤才回宿舍,回到家必須人手一件!
接下來的行程很緊,一路去參觀了無人駕駛基地,娃哈哈公司,浙江絲綢公司,還去參觀了全國第一次黨代會召開的地方。
一周的行程結束,陳燕和同行的勞模飛回云南,又回到了那個小山村。
她出去過無數次,但腳踏上云南的土地時她才會有一種真實感。
種植葡萄四五年,大麥地已經和以前大相徑庭了。
陳燕回來的時候葡萄已經結束了采摘,大麥地有七八戶人家都在打地基,準備建新房子。
陳燕站在柿子樹下,那個曾經想要把柿子用長桿打下來吃的小女孩早已經被父母送入鎮上的小學了。樹上結了許多柿子出來,還只有老拇指大小,綠森森的,看著十分養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