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秦。
二世三年秋,王子嬰元年。
驪山北麓。
作為秦嶺的一道分支,驪山的地形十分崇峻。蜿蜒的山脈高低起伏,連綿不絕。
不知何年何月,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驪山山脈就常年彌漫著一股黑霧。
黑霧籠罩之下,潛藏著無數神秘。
“咔嚓!”
轟鳴的聲音響起,一道白光一閃而過,擊打在低空之上。
伴隨著光芒的照耀,迷霧般的大地露出一分蹤跡。鱗次櫛比,溝壑縱橫,那是殺氣凜然的堡壘。
群山之中密密麻麻地布滿了軍營。
軍營很多,數不勝數,如同樓蘭國的流沙,青丘山的妖精。
其中一處偏僻的矮山上,一處偏僻的軍營中,喧鬧的聲音不斷傳來。
“洛陽、開封不戰而降,陽城又被圍困,楊將軍你等為何還有臉面回來面見君王!”
“諫議大夫,你此言何意。巨鹿戰敗,章邯投降,敵眾我寡之下我等哪還有施展的余地。
更何況撤軍一事乃是陛下決定,你這是在指責陛下嗎?”
爭鋒相對、各執一詞,分立兩旁的兩個團體正在不斷吵鬧,小小的營帳亂作一團。
“王,不殺不足以正軍法,請大王誅殺楊熊、趙賁等人,為我大秦除害。”
“不錯!此等奸賊若留我大秦還有救嗎?”
一通情緒宣泄,知道難以爭出個什么,眾人又都望向營帳的正中央,那里站著一位青年。
瘦削剛毅、堅定果斷,青年光是站立在那里就能給眾人安寧之感。
面對眾人的議論,青年沒有回應,而是將目光看向一旁。
那是一位白發婆娑的蒼顏老者,頭裹綸巾,身著青袍,一副文縐縐的士人打扮。與場中身著黑色官服的眾人相比,他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有救嗎?”
“尉繚先生,您擅相面也擅觀天下,不知我大秦究竟還有幾分氣數?”
青年冷不丁就仙秦的命運詢問起老者,詢問的同時眼中還閃現著莫名的神色。
事發突然,眾人的注意力也都被吸引過去。
“分析天下勢,也好!”
“大王謬贊,老夫久不理國政,若有任何錯誤還請諸位指點一番。”
面對青年的詢問,老者面色沉重,沒有立即回答,而是先拱手抱歉一番,隨即才面色沉重地掐念口訣。
隨著口訣的掐出,一道地圖般的金光浮現在營帳的正中央。
邯鄲、內史,九原、長沙。
從東到西,從南到北,仙秦的數十余座郡縣統統浮現在眾人眼前。
“仙秦者,九州也。九州者,七國之地也。始皇帝陛下功蓋萬古,奮六世之余烈,振長策而御宇內,乃吞滅六國,成仙秦十余年功業。”
“然自二世皇帝登基以來,不修私德,不理朝政。以至烽煙四起,叛賊不斷。江山旦夕崩壞,九州為之沉淪。”
……
隨著尉僚的侃侃而談,一幅清晰明白的天下大勢就這樣浮現面前。
宗正僅會祭祀,大夫只會抨擊,即使是帶兵打仗的將軍對于仙秦還有多少財稅錢糧也無法掌握。
天下太大了,看得清局勢的只有少數人。
“諸位,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