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于詭異了。
這……
這不合理。
如果“不要猜拳”的念頭只局限在夢中,那或許是巧合,或許是大腦出了BUG。
但現在,這個念頭異常強烈,就好像另一個人在自己腦子里喊一樣。
恍惚間,林東流著汗,把手縮回了袖管。
“我改主意了。”他倉惶起身抓起了書本,“你去找別人玩吧。”
“不許跑!”蕭依驚叫一聲,突然飛身躥撲到林東身上,抓著他的肩膀道,“猜拳!猜拳!和我猜拳!做什么都行,我要猜拳!”
林東被她按在身下,竟然拗也拗不過,情急吼道:“你再這樣我報警了!”
“為什么就不能猜拳?就只是猜拳而已啊。”蕭依貼著林東的臉瘋狂叫嚷道,“猜拳這么棒,為什么不猜拳啊!”
此時,臺前的老教師很難再袖手旁觀了。
“咳……”他抬了抬眼鏡,茫然問道,“這個這個……班長在不在,陪她去醫務室看看吧。”
班長趕忙起身:“那個……來兩個男生,幫幫林東。”
眾目睽睽,蕭依不得不飲恨撒手。
書也不拿,誰都不看,擦著嘴角跑出了教室。
……
半個小時過去了。
林東平穩了很多。
蕭依走后,很多同學圍上來問,林東只表示我知道的和你們一樣多。
很快大家就散了,林東也原地上起自習。
他特意確認了一下,教室里還有七八個上自習的。
人這么多,蕭依總不好再回來搞什么。
之后,林東便浸入了做題的過程。
這次做的并不是某個學科的題,而是求解剛剛發生的事情。
做題的精髓,在于將復雜的問題,抽象為簡潔的概念,繼而找到清晰的邏輯,完成推斷。
眼前的題面如下:
【設蕭依為A,小女孩為B,林東為C。】
【已知:】
【A必須和C猜拳。】
【B用超自然方式,警告C不要猜拳。】
【B也許是C的幻覺(這樣的話,B和B的超自然能力都不存在)。】
為了確保推斷準確,林東連自己腦子可能不正常的因素都考慮進去了。
至于題目的解法……
很明顯要用分別討論的思路嘛。
兩種情況。
情況1:
B不是C的幻覺,是獨立個體。
那么,他的目標是阻止猜拳。
但他無法直接阻止A,也無法在現實世界明確地通知C。
只能用超自然方式發出警告。
這條線還可以繼續推下去,但對眼前的情況幫助不大,有時間再答。
然后是情況2:
B是C的幻覺。
于是超自然能力就不存在了么?
不,同樣存在。
只是,擁有能力的人變成了C。
C至少提前預知了A要猜拳這件事,這已經超自然了。
至于他的具體能力,很可能是預知未來和規避危險。
但無論是哪種,都預示著一件事。
與A猜拳,是一件非常非常……非常不好的事。
最后,綜合這兩種情況,其共同點,便是一定存在的結論。
那么,結論是——
【存在超自然能力,且作用在了C的身上。】
【目的是阻止猜拳。】
“……”
短暫的吞咽過后,林東繼續。
現在可以提出幾條符合觀測的假設了。
一切的核心,自然是“猜拳”。
這個行為過于刺眼,就好像老師出錯的題一樣。
但這一切確實真正的發生了。
結合剛剛的經歷和結論,有理由假設——
“猜拳”本身也與超自然能力有關。
如果相信這個假設,并且相信C是理智的,并沒有幻想出一個小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