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世間所述的“清明夢”或是“掌控夢境”的技巧不同,這不是一個訓練漸進的過程,而是瞬間的通悟。
正如趙偉在筆錄中的描述一樣,人類并沒有發明適合這個瞬間的詞匯。
非要說的話,大約就是——
太棒了,我逐漸理解一切。
在那個瞬間,小女孩洞悉了自己的能力。
這個能力的用途是窺夢,而擁有這個能力的人,應被稱為……
小女孩。
畢竟,小女孩最愛做夢。
之后的“練習”,則更像是一個本能的過程。
就像動物用跑鬧鍛煉運動能力一樣,小女孩喜歡四處偷看。
她逐漸拓寬著自己夢境的范圍,發現了一個個小小的“門”,那里通向他人的夢境。
不過在那里,她可就不能為所欲為了。
畢竟,小女孩應當偷偷地看。
如果被發現,那這個夢也就崩潰了。
好在,小女孩時間很多,幾乎整日都在做夢。
最初她只是別人夢境的見歷者,像是一臺攝像機一樣,默默地目睹一切。
漸漸地,她學會了扮演他人夢中的角色。
不起眼的,就該在那里的角色。
“最棒的偷看,就是在對方眼皮底下偷看。”
小女孩是這么描述這種感覺的。
她說離夢的主人越近,理解得越多。
是好人,是壞人。
他在想什么,渴望什么。
多多少少都會理解一些。
而對林東傳紙條的這種行為,則是放棄偷看,主動暴露自己。
一旦這樣,對方的夢很快就會崩潰。
根據小女孩的推測,這種夢的內容,對方醒來后多半也會立刻遺忘。
林東對此深以為然,她給自己傳紙條的夢場景很清晰,但紙條的內容,他卻怎么都無法主動回憶起來了。
至于之后,在林東清醒時收到的“不要猜拳”意念,則是小女孩情急之下強行“撞門”叫嚷,她自己都不知道這樣會成功。
此外,林東一旦進入冥想狀態,他的“門”也會隨之開個小縫,雖然不夠小女孩擠進去,但可以說悄悄話。
“大姐姐更厲害一些。”小女孩繪聲繪色地比劃道,“她可以一邊做作業一邊和我聊天。”
作為林東,聽到這句話的第一反應就是,大姐姐也是位學生么?
但他終是沒問出口。
小女孩才剛剛說過,能力者要做好身份隱藏。
她自己卻又不小心暴露了好朋友的信息。
如果在這里追問的話,她難免會自責。
同時,也會第一次,產生對這個世界的猜忌。
還是不要問了。
至少在面對這個小女孩的時候,要忘記那些對嫌疑犯使用的技巧。
不然自責的就是林東自己了。
于是他也干脆裝作沒聽到,轉而問道:“所以你是碰巧偷看到猜拳壞蛋的夢了?”
“不是一個壞蛋的夢,而是一群……一群壞蛋的夢。”女孩的小眉頭不覺間獰成了一團,難得地顯出了一臉敵意,“有一次,我看到了一扇不一樣的門,比其它的要深很多,里面也大很多……他們管那里叫……篝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