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勝選后,組建內閣時,由克宮來提名總里人選,由杜馬投票表決通過。
然后其它各個部門的主管人選,就是克宮和政府方面商量著來了。
這其中,包括總里在內,以及各個部門的主管,都是不考慮他的派系背景的,只看是否合適,能力是否足夠。
什么派系的都有可能
當然了,正常情況下肯定是要從支持自己的派系中選拔,總不能去提攜反對派系的人吧
所以,雖然霍夫琴科為了參加這次大選,還斥巨資組建了新的派系。
但真正等大選開始后,他就要退出派系,以“無派系”的身份去競選了。
就算他勝任了,也不可能只任用一個派系的人去政府任職,而是會綜合衡量,從各個派系選拔出優秀人物,去擔任要職。
甚至大多數時候,政府方面各個部門的主管輕易是不會變動的,有需要時才會去換。
再簡單一點說,大毛最上層的政治架構,像“西方”。
而它中下層的結構,像“東方”
“你這個想加入杜馬也來不及了啊,要不”
說著說著,王業腦子里靈光一閃,他想到了一個好主意
不過這件事辦起來有點難度,還需要琢磨琢磨
“要不什么”霍夫琴科還一臉茫然地等著他往下說呢。
王業咧嘴笑了笑,神秘地說道“現在還不能確定,你先參加競選吧,過一段時間我看看情況如何,差不多能搞定時再告訴你。”
霍夫琴科無奈地搖了搖頭,不過他也并不是非要做點什么才行。
大不了繼續去搞他的公益事業唄。
說實話,前一段他之所以能有那么高的支持率,和他堅持做公益絕對分不開的。
當然,也是因為很多媒體在鋪天蓋地的宣傳他做公益的事情
王業之所以現在不告訴他,也是因為這事操作起來比較麻煩,而且主動權并沒有握在他的手里,關鍵要看克宮那邊的想法。
所以干脆就先不說了,等幫個差不多時,再告訴霍夫琴科好了。
時間進入七月份,大選也正式拉開了帷幕。
霍夫琴科果然聽取了王業的建議,反正翻盤的希望非常渺茫了,他也不再“頑抗”。
所以很難得地,競選最終階段兩位競選對手反而變得一團和氣。
雖然不至于說互相吹捧,但起碼是再也沒有互相攻擊了。
偶爾還會說出一兩句贊賞對方的話。
例如霍夫琴科就對克宮最近推出的大基建計劃,尤其是莫斯科的廉租房項目贊不絕口,認為這個項目是真正為年輕人解決了最基本的居住問題,是影響深遠的利民項目
而克宮,也說過霍夫琴科規范了國內的原油行業,引進了國際上最先進的開采、提取、運輸原油的技術。
作為一種戰略資源,原油也為國家爭取到了相當大的外交空間
這就讓很多人看不太懂了。
原本大家都等著看熱鬧呢,以為在最后時刻,雙方會來一波兇勐的攻勢,最好搞個兩敗俱傷
但等來等去,就等來了這個結局
毫無疑問,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克宮已經是十拿九穩,穩操勝券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