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娃正在邊看評論邊偷笑呢,冷不丁耳邊響起了王業的聲音。
“在看什么呢,笑得合不攏嘴的。”
把諾娃嚇了一跳,連忙抬起頭,結果看到王業正伸頭看她的電腦屏幕呢。
這會再想蓋上筆記本電腦也來不及了,而且那樣做豈不是顯得自己心虛
她只能尬笑道“啊老板,我在刷臉書呢。”
王業倒沒有追問她在看什么內容,而是興致勃勃地問諾娃道“我看臉書那邊遞交過來的報表,今年的業務增長速度很快啊。而且歐美那邊也已經落地,成立了分公司。不過光看數據還不行,我平時沒太多時間上網,你們年輕女孩子上網比較多,那你跟我說說,臉書現在的實際情況如何,真的很受年輕人的喜愛嗎”
臉書這家公司,是王業隨手投資的,公司創始人還是他在莫大的科技宅室友呢。
不過要是沒有王業的第一筆投資,以及后續不斷地給予資金上的支持,臉書發展的速度絕對不可能這么快。
據臉書最新一輪的融資來看,這家公司的估值已經高達十二億美刀了
這個估值,說實話都快趕上和yandex這兩家老牌互聯網公司當初的市值了。
當然,那兩家公司已經被收購合并,現在可是俄語互聯網上當之無愧的巨無霸
估值可不是臉書這個新興公司能夠相提并論的。
而且,現在全球互聯網寒冬已經過去了,有了回暖的跡象。
王業打算讓自己手下的這兩家公司y,臉書,籌備著去納斯達克上市了。
畢竟這個年頭,全世界的資本基本都聚集在老美股市里,想要融資的話,那最好的市場當然是美利堅股市了,沒有之一
靠著y和臉書在俄語互聯網上近乎壟斷的地位,已經眾多用戶數量,還有相當光明的未來,通過上市應該能夠圈一大筆錢
這些錢再拿來擴大公司規模,甚至是做些別的投資,那都是極好的
聽到王業問起了正事,而不是繼續關注自己的臉書內容,諾娃偷偷松了口氣。
真要是被老板看到了自己發的那些內容,她自己都覺得挺不好意思的
因為她炫耀的那些東西,對王業來說,那真的不值一提啊。
認真想了想,先在腦子里組織了一下語言,諾娃才開口回答道“臉書在年輕人中間,確實很受歡迎,尤其是俄語互聯網上面。現在像我這樣的年輕人吧,上網時打開電腦后,基本都會先做兩件事情,打開icq,打開臉書,然后才會去看新聞查收電子郵件搜索資料什么的。”
王業饒有興致地追問道“那你覺得icq和臉書有什么區別嗎”
諾娃認真地說道
“區別很大呀,icq上面都是自己認識的人,朋友同學同事什么的,而且是一對一溝通。
但臉書上面大多是陌生人,而且自己發布的東西并不是特別針對某個人或者某些人的,有可能只是自己的一些感悟,對某件事某個人某個新聞甚至是社會熱點的評論。
它和icq最大的區別,我覺得是臉書上發一條信息,那可能立刻就有幾百幾千甚至上萬人看到。
但是icq上你給誰發信息,那就只有誰能看到。”
王業繼續問道“那你更喜歡哪一個如果讓你舍棄掉其中一個話,你會舍棄掉什么”
諾娃皺著眉頭想了想,有點猶豫地說道“相比起來,icq更像是一個單純的聊天工具,就像手機一樣,談不上喜歡不喜歡,但又少不了。
而臉書就有趣多了,我在臉書上花費的時間也比在icq上要多。
但真的要舍棄一個的話,可能最終還是會舍棄icq吧。
因為不用icq的話,我還可以用sn啊,還可以直接打電話啊。
但臉書要是舍棄掉的話,那上面積累了那么久的照片什么的可就沒了,關注的很多有趣的新朋友也就找不到了”
這個回答讓王業有點驚訝。
他原以為諾娃會舍棄掉臉書呢,畢竟icq那可是通訊工具,算是剛需了。
臉書更偏算是娛樂一點吧,也有了自媒體的影子,這個可不算什么剛需。
不過仔細想想,諾娃的選擇也是有道理的。
說到底,這類“舍棄”的問題,最終考慮的是哪個舍棄成本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