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自己和他也是平起平坐的,算上“合作伙伴”
所以,自己只需要和米哈伊爾處好關系就好了,旁邊的人不必太過理會,表面上的功夫做到位也就足夠。
而且大選馬上就要開始,無論是尤先科還是雅努克維奇,他們都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2005年2月1日,烏國大選正式開始。
到了現在,只剩下兩位進入最終決賽圈的人選,也就是雅努克維奇和尤先科。
全國的選民們將在他們兩人之間來進行選擇。
雅努克維奇和尤先科都是特點鮮明的人,執政理念非常清晰。
一個宣揚要保持傳統,和東歐的斯拉夫兄弟國家處好關系,大家攜手共進,一起發展。
而另一個則認為不要再把目光局限在東歐這個貧窮的區域了,而是要看向“西方”,向那些更先進更文明更發達的國家靠近
這就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方向,也代表著烏國民間的巨大分歧。
其實和大毛那邊差不多,民眾們因為日子難過,所以就開始想東想西,一部分想要重回昔日的輝煌,另一部分則想要投入西方的“懷抱”。
不能說誰對誰錯吧,只能說大家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權利
總體來說,支持雅努克維奇的人還是占了多數。
說到底,二毛和大毛分家也才十多年,其實很多人還覺得大家都是“親兄弟”呢,這個時候兩邊還沒有鬧翻,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關系都非常友好。
扯到這個,就不得不說后面兩邊關系為什么會急轉直下,從親兄弟變成仇人一般。
嚴格來說,還是這次的大選,成了轉折點
尤先科這家伙上臺后,因為他極其的親西路線,為了防止雅努克維奇這些人卷土重來,就必須從根子上把這一派打倒在地,最好說讓他們永無翻身之日。
他是怎么做的呢
也很簡單,開始在媒體輿論上做文章,每日里讓民眾接觸到的信息都是歐美方面對烏國如何如何好,而大毛那邊上如何如何坑自己的。
再在原本的歷史上添油加醋,把以前的“兄弟情”篡改成單方面的壓榨
然后再在現實中開始排“俄”,取消俄語的官方語言地位,推廣所謂的烏語,打壓俄籍人士在烏國政界商界的發展等等
只能說大部分民眾都是很好糊弄的,隨著尤先科的一連串“組合拳”打下去,確實取得了預想中的效果。
兩國關系開始急劇惡化,最終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對待這些國際關系,必須要審時度勢,隨機應變,不能用老眼光去看待新問題。
就像有不少人說什么二毛和某大國關系很好,而且給了某大國很多技術上的幫助,甚至有些“國之重器”都賣給了某大國,所以二毛就是這個大國的真正朋友,鐵桿兄弟
這樣說其實也對也不對。
說它對,是因為在某個階段,二毛確實和這個大國關系很好,雙方也是互相幫助,各取所需。
一方有技術有裝備,但是沒錢
另一方是有點錢,但是沒技術沒裝備。
這就一拍即合了嘛。
所以也不能說占了二毛多大的便宜,也只是交易罷了,而且當時二毛可不光是賣給一個國家。
它是全世界的客戶都來者不拒,價高者得
說不對呢,是因為二毛后面徹底倒向西方后,就開始和某國關系惡化了,還做了不少惡心人的事情。
所以你很難去說這樣一個國家,到底是友善還是敵對,只能說某個階段雙方互惠互利合作愉快,而某個階段雙方立場開始不同罷了
就是因為知道很多事情從這次大選開始改變的,而且是往王業不希望看到的方向而改變。
那王業現在有了能夠影響形勢發展的能力,他自然不會坐視不理。
這一月底,也就是大選開始之前,王業就已經悄無聲息地來到了基福。
為了掩護他這次的行蹤,杜馬和克宮也做了一些配合。
兩邊都對外宣布是米哈伊爾副議長因病需要休息一段時間,而實際上王業已經先去了克里米,然后從那里中轉,去了基福。
隨著真正的“主角”到位,一場大戲也正式拉開了帷幕,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