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嬴帝國的主要敵人有兩個,一個是北面的妖蠻,還有另外一個則是東面的海族。
海族在上岸之后,戰斗力便十不存一了,因此,他們除了偶爾小規模的入侵大嬴帝國東面水域之外,并沒有和大嬴帝國發生正面的沖突。
因此,對于大嬴帝國來說,北面的禍患是遠遠大于東面的。
鎮北侯秦壽鎮守大嬴北面抵御妖蠻,而水軍大都督魚仲則是鎮守大嬴東面抵御海族。
這兩位也代表著大嬴帝國的兩代軍神,可以說是大嬴帝國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如今,若論誰能敵的過這位大嬴帝國的擎天白玉柱,那唯獨這位架海紫金梁還有一絲的希望。
正是因為如此,這才有了沐景林舉薦水軍大都督魚仲的事情。
不過,魚仲的名字平時在朝堂上可沒人敢提,為什么這么說嫩,這其中牽扯到了大嬴皇室的一些花邊新聞。
據傳言,水軍大都督魚仲和先帝有一腿,七公主嬴玉便是先帝與魚仲的孩子。
這個傳言可不是無的放矢,空穴來風,這是一個可信度極高的傳言。
魚仲此人乃是重瞳,自古以來,重瞳者圣人也!魚仲年輕的時候也是風流倜儻,這人又有本事,和女帝之間有些什么,這似乎也說的過去。
果然,在沐景林提起魚仲的名字之后,女帝的臉色一變。
臉色雖是一變,但是卻也沒有多說什么。
顯然,此刻女帝是將秦壽造反的事情放在第一位的。
女帝思量片刻之后,沉聲說道:“既然是如此,便派人傳旨,命魚大都督掛帥北征平叛!”
早朝散去之后,女帝當即命人擬了一封圣旨,想要調動大都督魚仲北征。
然而,這封圣旨到了東海之濱魚大都督的鎮海府的時候,這位魚大都督并未曾領旨北征。
魚仲非但沒有領旨北征,他還揮毫潑墨寫了兩個大字,派人送與女帝。
非攻。
而后,這位魚大都督讓使者給女帝帶話,說他知道鎮北侯的秉性,若不是被逼到萬不得已,鎮北侯是萬萬不會反的。
鎮北侯之所以反是朝堂之上又奸臣做崇,女帝的當午之急,還是當以除奸臣為妙。讓他魚仲去與忠臣為敵,是萬萬使不得的。
不過,魚仲也說了,若是鎮北侯當真揮師南進,他自會率軍抵擋。
女帝在得到了魚仲的答復之后,除了無能狂怒,也實在做不了什么。
畢竟,這北面的秦壽已經反了,若是在逼得魚仲反了,這大嬴可就徹底的完了。
女帝無奈,只能先命朝中幾員大將率二十萬大軍前往并州支援。
不求能夠抵擋的住秦壽,只求秦壽當真揮師南下的時候,能夠暫時拖延一番。
女帝這邊正因為秦壽的造反而風聲鶴唳的時候,剛剛晉了秦王位的秦壽,卻是安逸的很。
每日白天處理政務,晚上處理嬴蘇,這小日子倒是過的相當不錯。
不是說秦壽要造反嗎?
為何現在不動呢?
這造反,他不是小孩子過家家,今個說造反,明個就揮兵難下了。
推翻大嬴帝國這個龐然大物,他豈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秦川,櫟陽。
秦王宮。
大殿。
在大殿當中,一個身高約莫一丈來高,渾身體毛十分旺盛,人面人身頭上卻頂著牛角之人站在那里。
涼州與妖蠻毗鄰,毫無疑問,此人乃是蠻族之人。
鎮北侯秦壽這是妖蠻的頭號心腹大患,可以這么說,若是沒有鎮北侯的橫空出事,現在說不得整個大嬴帝國都淪陷在妖蠻的鐵蹄之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