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見秦壽之后,這父女二人連忙向秦壽躬身施禮。
“無需多禮!”秦壽朝著兩人抬了抬手說道。
緊接著,沈靈韻便如實的將那貨郎所說的,紛紛與秦壽說了一遍!
聽完沈靈韻這一番話之后,秦壽幾乎可以斷定,徑山的那位教書先生,定然就是失蹤的前涼州牧張子端是也!
正所謂,這越高的高手,他的脾氣秉性就越怪。
毫無疑問,這個奇怪的教書先生,定是張子端。
秦壽對沈氏父女二人一番贊許之后,然后,又賞賜了兩人一些稀罕玩意。
沈氏父女確實十分識相,在將線索告知秦壽之后,立刻便起身告辭了。
兩人知道,秦壽在找到了張子端的線索之后,必然會有后續的行動。
他們只是商賈,這些事情不該他們知道,自然是不聽為妙。
“咚,咚,咚。”
秦壽用指關節輕輕的扣擊著王座扶手,而后自言自語道:“徑山,原來是在徑山啊!”
思量半晌之后,秦壽決定去徑山拜訪一番這位前涼州牧張子端。
“備馬,咱們去徑山!”秦壽朝著秦穹吩咐道。
徑山距離櫟陽城并不遠,但是這里卻是人跡罕至!
由于徑山當中時不時有猛獸出沒,以農耕為主的村落一般不會安置在這種地方。
只是在徑山腳下,稀稀拉拉的有個三四十戶的獵戶人家。
山上書院的學生,也都是這些獵戶的孩子。
這些獵戶清晨上山打獵的時候,將孩子帶到半山腰處的書院讀書。晚上打獵回來,路過書院的時候,正好將自家孩子給接下山去。
這些獵戶很是質樸,雖然張子端并不要束脩,但是,這些獵戶在打了獵物之后,還是會將最好的一塊肉,留給張子端。
秦壽是正午出發,一邊欣賞著風景,一邊趕路,慢慢悠悠的到達徑山腳下的時候,正好是傍晚時分,
這個時候,在這些獵戶們似乎是剛剛吃罷晚飯,一些強裝的獵戶正在山腳下的空地上練武。
“秦王車架!”
“秦王車架來!”
......
......
一個眼尖的獵戶看到了前方駛來的馬車,又看著馬車旁立著的那桿黑色秦字王旗。
“山野小民,見過秦王!”
“山野小民,見過秦王!”
......
......
秦王車架到了近前,這一村幾十戶老老少少,全部都跪倒在了秦壽的車前。
秦國百姓,對于秦壽那都是打心眼里的尊敬。
正是因為秦壽將這八千里秦川從妖蠻手中奪回來,大家猜能過上現在的安穩日子,不至于淪為妖蠻的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