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門的位置毗鄰正一法門所在的龍虎山,地位頗為尷尬。
凡資質卓絕的修道后者莫不向往正一法門這南國道門領袖,修行資源優渥,名師高手如云,因此拜入正一法門的趨之若鶩,很少人會選擇三清門。
而沒有資質卓越的后輩加入,宗門發展自然后繼無力,培養不出什么高手天才,久而久之久就形成了惡性循環,日漸式微。
到如今三清門里僅剩下一百來號人,若非要爭著一口氣,怕早就已經被正一法門兼并。
馮天合邀葛牧留在三清門,主要是因為跟嚴仙師的情面,但心里也不是沒想讓這個資質堪稱妖孽的家伙入三清門。
想那王卓未滿而立之年,就已經達到筑基中期,雖說有來于幻塵宗的修行資源傾斜及曾祖王孟頫的調教,但也是后輩翹楚,葛牧小了他許多歲還能夠斬殺他,資質之高自然不言而喻。
更重要是這回被王孟頫傷了經脈,經脈跌落,還能不急不躁,這份鎮定心性也殊為了得。
若是待傷勢好了以后,以其資質與心性,有個幾十年發展,成長為一代宗師也是順利成章的事。
如此人才哪個宗門不想招攬?
這天,驕陽似火。
兩人坐在湖畔陰涼處垂釣,馮天合頭戴斗笠,手里捏了根煙,狠狠抽了一口后道:“要不你老弟加入我三清門如何?我代師收徒,輩分上也不至于委屈了老弟。”
葛牧把魚竿插進泥土里,拍了拍手道:“我剛殺了王卓就加入三清門,這還不讓王孟頫跟裴玄機以為老哥是在跟他們叫板。”
“三清門雖然積弱,但也不是連收個弟子都不敢。”
“還是擱到以后再說罷,起碼等到王卓的平息。”
既然話頭已經提了,馮天合也不急于這一時半會,他這種年齡及地位的人最不乏的就是耐性。
一會兒葛牧又道:“馮宗主,五山論道具體是什么。”
葛牧以前聽嚴仙師提過“五山論道”這四個字,依稀記得是地球修道界里最大的盛會,但當時覺得層次不高,也沒細問。
馮天合就細講了一番。
修道之人也爭榮名,甚至比普通人更甚更俗,在古代時如果哪一宗門的人被朝廷所器重,進了欽天監,抑或直接被封為國師,那也莫大的殊榮。
更重要的是朝廷欽點可是塊金字招牌,連皇帝都供奉了,尋常老百姓還不趨之若鶩?
五山論道的起源就是因此。
各宗門一較高低,間接地博取朝廷青睞。
而自西周到明代的歷代國師全是五山論道中優勝者,除了清代以外,因為清代信奉薩滿教,請的國師是紅衣喇嘛。
到現代以前的東西很多都被摒棄了,但修道者依舊非常重視這傳承幾千年的五山論道盛會。
解釋完后,馮天合又道:“如今的五山論道又分天地人三局。”
“什么天地人三局?”
“人字一局是由各宗門世家后輩弟子參與的較量,要求年未滿三十歲,境界在筑基期以上;地字一局則是如我這輩半老家伙參與術法比試,不過大都是有些身份,比試在于認清自身不足,點到為止;至于天字一局自然規格最高,就是王孟頫那些宗門坐而論道而已。”
葛牧捏著下巴道:“那我參加五山論道了結王卓的恩怨就是人字一局了。”
“沒錯,但老弟可不要小看這人字一局,年輕人爭強好勝,往往是人字一局的競爭最為激烈,其盛況甚至遠超后兩局,敝門那些不成器的弟子上次連前十都沒能進。”
說罷,馮天合煞是無奈地搖了搖頭。
人字一局在于考量小輩弟子,但卻能從其中看到宗門以后發展的勢頭,一個好點名次都拿不到,顯然表明宗門內后繼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