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山論道風聲漸起,各宗門里都議論紛紛,大抵都討論這回人字一局哪位后輩才俊能夠奪魁。
外界并不知葛牧經絡受損,對他期望頗高,以為畢竟是嚴仙師傳人,縱然不能奪魁,也必然能夠在人字一局里面大方異彩。
而葛牧……
經過龍元之力半個月的溫養,總算恢復了一條手少陽心經,靈力貫與手臂已無阻礙。
葛牧也閑不住,便琢磨既然已經恢復了一道少陽脈,能略微動用靈力,也該做些力所能及的修。修行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啊!
這天葛牧在三清門洞天里湖畔溜達。
此湖有近百傾,望之巍然,仲夏時節淺水出荷花層層疊疊,有青魚吹浪,不少的野鴨子棲息。
葛牧站在岸邊,看到鵝卵石上落了幾根輕軟的野鴨子毛,驀得眼光一怔,伸出手掌,對著一根鴨子羽毛比劃了起來。
“哎!不帶動的。”他又往前走了幾步。
這是想要是試“隔空攝物”之術。
此術不管在上界的修道體系還是地球都有存在,如《搜神記》里記載三國術士左慈被曹操宴請,從許都隔空攝來了東吳的鱸魚。
當然神話記載肯定存在有極大的夸張,“隔空攝物”之術在于靈力外放牽引被攝之物,地球修道界久不可能存在能靈力外放數千里的修道者,那種程度是神仙了。
葛牧以前沒修行過隔空攝物之術,畢竟轉生于陌生的地球,首先修行必然得那些能自保的術法。
這時實驗此術,自然生疏,再加上只能動用極少的靈力,所以才四五米外的羽毛都難以攝起。
葛牧又往前走了幾步,大約距離僅剩兩米遠。
靈力自丹田走手少陽心經,由指而發,牽動那根鴨毛,這回鴨毛總算是隨著他的手指異動緩緩飄了起來,隨后落入手掌。
“呼,攝來根鴨毛都這么不容易。”雖然嘴上如此說,他臉上卻扔有些興奮之色。
然后便繼續以此法修行,玩得不亦樂乎。
開始是羽毛、草梗、樹葉等輕柔之物,后來又換成鵝卵石、玻璃瓶之類比較重的,循序漸進,七八天之后才能將一斤重的鵝卵石從五米外攝起。
而這中間葛牧重復修行此術不下一千次!
其實就是這樣,每一樣神奇術法或驚艷術法的背后,都蘊含著無數汗水跟努力,絕非輕易而來,就如諸葛范云學隱身術也是如此。
所以修道,修的也是毅力。
天下不乏資質卓絕的修道者,但經幾十年或數百年大浪淘沙,真正能出頭的卻寥寥可數,除了氣運不足,缺的就是毅力。
有前世三萬六千修道經驗,毅力這方面葛牧自然遠超常人,這也是他再度崛起的資本之一。
十天以后。
葛牧又把“隔空攝物”的對象換成了活物。
劃一葉扁舟到了湖里,收了船槳,待湖水波動漸漸平息,對著藏在蓮葉下的青魚施展隔空攝物,靈力從掌心一吐,穿入水中,但那條青魚嗖的一下就游走了。
第二回他加大靈力外放的量,這次倒是捉到了魚,但由于靈力太強、造成的擠壓把魚給弄死了,身體爆裂。
這顯然也沒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