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公公這人是愛好和平,心地善良之人,不管魏國公府是如何得罪他魏公公,這些同為大明官兵的將士們總罪不致死。
本是同根生,相煎沒必要太急啊。
老實繳械,一定能夠得到公公的寬大處置。
但若頑抗到底,公公保證明年的今天,他們一定過不了情人節。
機會給出去了,是否把握,便是這些人自己的選擇了。
公公老神哉哉,悠悠看南山。
徐廣很苦澀,不知如何決擇。
眼前這場面就好像他帶著徐興出去攔路搶劫,好不容易逮到一輛孤獨的馬車,結果掀開車簾卻發現里面不是嚇的面無人色的嬌俏南都小大媽,而是擠滿長滿胸毛的摳腳大漢。
時間迅即流逝,國公府一眾家兵此時都有一個共同的心愿,那就是徐千總趕緊答應一聲投降。
這仗,根本沒法打啊!
哪怕他們是國公府上的精銳,南都城的驕兵,他們也沒膽量打這仗啊。
再說,這打起來算什么?
官兵內訌,自家人打自家人?
那鎮守太監和國公之間的事,還是讓他們大人物自己商量去,犯不著他們把小命丟這啊。
“公公,下面這幫人怕是不肯降。”
曹文耀不認為堂堂魏國公府的家兵會輕易投降,因此便詢問是否下令進攻。
“會降的,會降的。”
公公卻是信心十足,堅持認為下面這幫人一定會投降。
因為,公公知道三十年后那才十幾歲的魏國公徐文爵,就是被他府上的家將裹挾著降清的。
而那些家將,現在絕大部分還是家兵。
倒是徐文爵這個十五歲的末代魏國公很快就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于是這個少年在吳江密謀反清,事敗不屈而死。
全了魏國公這一脈與大明朝同始終。
投降這種事,不是與生俱來的,卻是一脈相承的。
“下面的想清楚沒有,我家公公耐心可是有限,你們若再不答復,我們就動手了!”宋四寶看熱鬧不嫌事大,巴不得下面這幫家伙不肯降。
結果,底下的人群在一陣騷動之后,有人大聲喊道:“莫動手,我等愿降!”
徐廣和徐興覺得他們并非主動投降,也不是心甘情愿的,而是迫于麾下壓力。
“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公公很高興,他又往用兵大家更進一步了。
言畢,又很興奮的吩咐將那些魏國公府家兵的武器連同身上的盔甲全部收掉。
這叫以戰養戰。
蚊子再小也是塊肉,大珰親征,哪能有空手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