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人吶,就是不能有良心。有了良心,干了什么壞事,或者說哪些地方沒到位,那心吶,就痛咧。
公公雖然沒有摸胸口,但說真的,他這一刻還是比較慚愧的。
回頭打筆款子給老爹,叫他幫著咱扶貧助學,在縣里設個“魏太監助學獎學金”,也算是回報鄉梓咧。嗯,要是孩子們真的不肯用心讀書,咱家也可以介紹他們進宮,給他們個前程嘛。
公公如此琢磨了一下。
當然,沒做的事不代表公公沒去想,只要想到這件事了,某種程度上就代表公公有良心。
所以,細枝末節的事,無須太過在意,還是大事要緊。
舒緩了下因為謊言而臉紅且表皮緊繃的俏臉后,公公意味深長的看著黃尊素和涂一臻,《皇明日報》能不能辦好辦大,全看你們了。
不管從哪個角度出發,也不管是于公還是于私,公公都不希望自己成為第二個汪直,所以輿論這一塊他必須緊抓死抓,絕對不能放松。大明朝的言官們太壞,你一放松他就跳啊。這跳來跳去的皇爺就覺得公公這小子不行啊,成天凈給他惹事。看在銀子份上,皇爺能睜只眼閉只眼,可誰敢保證哪天皇爺一個心情不愉快,借題發揮把魏公公給辦了呢。
汪直當年多得成化和萬貴妃的寵?
做的是什么官?
御馬監掌印太監、提督西廠官校太監、總領京營十二團營,開大明朝禁軍掌于內臣之先河!
這等人物,那風光,你魏公公如今是鐵定比不了的,要比,也得是加冕了“九千歲”的二叔。
可汪直十四歲發跡,二叔呢?五十好幾才算熬出頭,還是沒法比。
汪直倒霉就倒霉在魏公公一樣想做事,做大事,結果呢,因久鎮遼東,與成化帝逐漸疏遠,失去寵信,最后被東廠提督尚銘等人彈劾貶往南京,從此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
前車之鑒,不可不防。
想要萬歷始終“鐘情”于魏公公,光給銀子孝敬不行,光有貴妃幫著吹風也不行,光有壽寧幫著說話還不行,得萬歷自個覺得小魏子人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