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他同魏公公的看法一致,這遼鎮的所謂將門都是不堪用,并且都已經腐朽,只知養寇為重,早失了替國家守邊的本心,否則何以解釋三十年來小小建州,在這么多將門眼皮底下能一步步壯大到,可以公然和朝廷扯旗對抗的程度。
如果不是遼東這些所謂的將門故意養虎,數萬官兵又豈能葬身建州。若非皇帝親軍力挽狂瀾,這遼東將門養出來的老虎只怕早已經將這些將門都給一口吞了。
魏公公講的好,凡事就要大破大產,吾輩皇軍用事,但知公心便可。腐朽的東西你不去掃它,它就還堆在那,并且越積越厚,終有一天就將好好的房子也變得破爛不堪了。
并且,魏公公的規劃很好,既然遼鎮主力已經沒有,余下的衛所根本不堪用,就應該讓出他們經營幾十年的地盤,讓更加能打仗,更加能保家衛國的皇軍來替代他們。
另外,劉招孫雖是武人,但心也不傻,有關朝廷猜忌魏公公,以及魏公公和鄭貴妃家的關系他都是心中有數的。
然越是如此,他越是要支持魏公公。
活了二十多年,劉招孫還沒見過這么能帶兵打仗的太監,這么平易近人的太監,這么愛民如子的太監,這么重英雄的太監,這么一心為國為民的太監,這么一心只愿讓大明更加富強的太監。
如此,他劉招孫替魏公公做一些事情又有什么可顧慮的。
劉招孫直接帶兵進了錦州城,城中那幫廣寧衛的將領們看到城外的步騎大軍,表現得相當老實。
這主要得益于祖天定的緣故,祖天定是隨劉綎征戰阿布達里崗的,因此知道皇軍的戰斗力,在知道魏公公要整頓遼鎮后,祖天定寫了一封信給自已的侄子、任職游擊的祖大壽,要其不得抵制。
祖家在錦州影響力很大,祖大壽的祖父祖仁是鎮守寧遠的援剿總兵官,其也是李成梁的家丁出身。祖大壽的父親祖承訓更隨李如松征戰朝鮮,和麻貴一起立下大功,出任遼東副總兵。
可以說,祖家在錦州是最大的將門,而錦州也是祖家最大的基業。
祖天定和祖大壽的態度直接影響了錦州一帶的大小將門,使得皇軍對錦州的接收成為各地整頓的典范。
只是不知道為何,在接到憲兵有關錦州接收的具體經過后,魏公公對憲兵隊報告的年輕英俊祖大壽似乎有些敵意,與左右隨口說了句:“祖家,不是個好人家啊。”
宋獻策聽了這話就放在心上了,此后搞出了“內字二號專案”,竟是將祖大壽打成了遼東將門“反魏集團”的首腦之一,將祖家連同其姻親吳家連根拔起,逼得祖天定退出現役,成為有名的冤案。
這案子直到宋獻策去世之后方得以平反,只是那時遼東哪還有什么將門,還有什么祖家了。
宋獻策也因諸多他一手掀起的專案被時人稱為大野心家,說他是迫害狂,最喜歡整人。
**《魏二呆傳奇》中就有關于宋獻策的描寫,說此人是魏二呆最大的走狗,只要魏二呆流露出半點想要整誰的意愿,宋獻策就跟狗一樣撲上去咬人。只要魏二呆說誰是壞人,宋獻策能連夜把材料搞出來,第二天就能證明那人是壞得骨頭流膿的那種大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