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劍擊,拳法為什么我們都不稱作道呢,因為道之一途意義太大。
而拳法,劍擊這樣的只能算是小術,想要憑借一條道走出自己的大道來,基本上不可能的。
華夏有句話說的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有集眾家之所長,求道,問道,之后再合道,找到一條適合自己所擅長的路子來,才有問鼎大道的可能。”
這段話好似一把千斤之重的鑿子,一下下的鑿在了黎簫陽和歐陽元玉的心坎之上。
黎簫陽沒有想到這個有些游戲人間,有些不正經的說書先生居然能說出這么言簡意賅的至簡之話來。
果然印證了夫子的那句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而歐陽元玉的感覺更加的強烈,好像這些道理她從來就聽過,可又想不起來是在那里?是誰和她說的?
黎簫陽趕忙起身,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物,十分正式的合手抱拳,對著張町野一拜。
“老爺子,小子受教了,他日如果有所成就,還要多謝先生今天一番受教之恩。”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張揚對他有傳道之恩,雖說沒有具體交給他什么?可為他樹立了俠義之道的理念,教他為人行事的道理。
而聽天令或者說是天令山便算是他的授業之師,他現在的一身本事,基本就是從這里得來的。
現在張町野所說的話,為他解答了求道之路上的一些迷茫,也為他將來合道之時打下了基礎。
三者不分大小輕重,人之一生,如果想要有所成就,這三位都是必不可少的存在。
“哈哈哈,好說,時間不早了,我們這邊準備出發了,這次的戰場必須進入對方布下的陣法之中,破壞他們的陣法核心所在。
只所以危險,是因為我們必須回到當年的戰場時空之中,并在里面再一次的打敗那幫小鬼子和他們的后裔。
黎簫陽,歐陽元玉,還有天蓬,沒有問題的話,我們這就踏上征途了。”
黎簫陽聳聳肩,伸手抱起了天蓬,另一只手牽著歐陽元玉,向著張町野點了點頭。
突然間,想到了之前在天令山聽到的那首詩,便情不自禁的大聲念了出來。
“吾為俠氣行,豪氣常永固,
砥礪不覺醒,壯我少年志,
佛光定六道,道法謂自然,
唯我俠義道,仗劍開太平。”
張町野與歐陽元玉聽到,眼前頓時一亮,這詩文筆只能算是平淡整齊,用字也說不上有什么驚艷之處,可聽完卻有一種讓人血脈噴張的涌動之感,好似一個百戰百勝的神將,帶領著自己戰無不勝的軍團,消滅著世間邪惡。
“好一個唯我俠義道,仗劍開太平。
走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