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老爹搶先一步站在溫暖面前,“幾位大哥,我們有按規定辦了個體戶工商營業執照的,不信你們往里面看,就掛在墻上。”
手里夾著一支香煙的古惑仔給旁邊丟了一個眼色,對方就直欠欠地撞上去,大手一推,“死老頭,我們炳哥問的是有沒有通知我們兄弟!”
溫暖攔都攔不住,眼睜睜地看著溫老爹被人推得倒向一旁。
她火大地把溫老爹扶起來,“爸,你沒事吧?有沒有磕到哪撞到哪?趕緊去擦鐵打酒,這里我來就好了。”
“我,我沒事。你去后面待著,我給他們解釋解釋。解釋清楚就好了,小暖,你不要擔心啊。”溫老爹扶著老腰重新站直,又想上前去。
“爸,你做好。沒事,有我在。”溫暖不由分說地把他按下去,坐好。
她爸純良,在出來幫忙前一直就生活在村里,去過最遠的地方就是在鎮上。
他見過最惡的事也不過是鄰里間的對罵,你鋤我幾下田口,我砍你幾棵樹,或我借勢低價壓你,缺斤短兩之類的。
但在特區這里,除了個別土生土長的原著民之外,余下的大多都是抱著發財夢過來打拼的外鄉人。
人一雜,環境就復雜,就容易抱成團,互相保護、抵抗。
這也是小人物的生存之道。
只是后來慢慢地,就變了味。
各個區域被劃分成方方塊塊,條條道道,各有各的規距。
她一開始在工廠附近擺攤的時候就遇上了,后來得虧廠區保安隊長的幫忙周旋,才沒受傷。
后來,為了感謝對方的幫忙,她請人吃飯答謝。
一來二往地,又認識了不少人。
此后,溫暖每三兩月就找找他們吃飯,品嘗一下她托人找關系從外面帶回來的洋酒洋煙。
酒喝多了,交情就出來了,慢慢地也算得上是朋友,擺攤的事也就解決了。
還有就是,因為認識的人多了,門路也多了。
她想打聽什么,比如說哪哪個廠是做什么的,他們的質檢是誰,貨一般出哪等等,通過他們后面那千絲萬縷的老鄉帶親戚,親戚帶老鄉的關系網聯起來,查起來,說不定要比人事主管、工廠老板都還要清楚。
所以溫暖在選店址的時候,除了考量市場原因外,考慮最多的就是這方面了。
“溫暖小食店”的選址雖然是在他們南區的十字路口,但也是他們工業區,同屬“皇邊村”管理范圍內。
溫暖在早兩天試業的時候,就給村里的管理處的人打了招呼,拎了一袋子水果上門,底下還藏了兩條好煙。
這算得上是大手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