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總,最后一幢別墅剛有買家來電詢問,對方明確有意要購買。”二強說的時候臉色有點古怪,還不住地偷瞄打量溫暖,心里不斷地腹誹。
溫暖就覺得奇怪了。
到底是什么人,二強他才會做這樣怪異的行為呢
“買家是什么人”
兩年前,溫暖和馬東說了自己的想法后,馬東就按她的意思她畫了一份詳細的規劃設計圖出來。
他以她的小房子為,向前延伸環繞,設計了八幢的別墅,形成了一個微型的別墅區。
房子蓋得十分漂亮,但價格也不菲。
繼政策松綁后,商品房又可以正常買賣了,房價也由一開始的一千出頭的房價推到了一千五六。溫暖早期推出的那幾幢樓,剛發售沒多久就被來內地淘金的香港人買光了。
一九九二年,“南方談話”后,全國各地的來到特區闖蕩的人劇增,人數超過了當地的戶籍人口,住房需要也急增,房價一下推高到三四千元一平方,銀行也推出了關于住房的按揭,按揭高達七成,優惠十年分期付款。
但對于平均工資普遍還在五六百的人來說,一下子拿出好幾萬,然后再貸上十幾二十萬來買房的人還是有很大困難的;更不用說拿出五六十萬出來。
所以那幾幢別墅建成后,看的人很多,但真正下定決心購買的人并不多;和它們一樣命運的還有旁邊的公寓。那是按畢競的圖紙蓋的一個很有風格的八層公寓大樓。
后來是發哥、標哥他們看不過眼,又覺得虧欠溫暖良多。
因為自己這幾年在出租車上掙了不少錢。
這條路子是溫暖提點他們干的,當初給股份和分紅,她也不肯要。
于是在看以別墅放出來一個多月還是沒有購買后,他們十分默契地各自定了一幢。
當年大家都出來混的,發哥和標哥都出手了,科哥當然不能落于人后,于是也要了一幢,正好抵了部份工程款。
用他們的話說是,以后打牌的時候方便。
溫暖旁邊的,也是由畢競設計的公寓大樓同樣在久久無人問津后,付隊、細豪和大友叔、大良叔、細豪、馬東等人,都各自要了一套
對于大家的好意,溫暖通通都領了,給他們一個員工價的優惠。
因為她知道往后,房價會高漲成怎樣。
現在多置產,也變相等于給自己攢錢。況且大家都是熟人,一起做鄰居也好。
溫暖甚至還把沈夏也拉上,半壓著她也拿了一幢別墅。
最后一幢是除了旁邊給溫婉留的那幢之外,最靠近她家的,也是價格最貴的,能買得起的人應該不多,且她也交待過,如果有人來買房,在確認購買之前一定要跟她說一聲。
“來電的人說叫顧凡。
他的電話是直接打到售樓部那邊,跟那邊的人說他人現不在這邊,但可以立刻匯款付定金,下月初過來簽合同,誠意十足。然后他們報到我這。”
顧凡是誰二強當然知道。
他還跟對方同桌吃過飯,所以他后面回撥電話過去的時候,一聽聲音就認出對方是誰了。
于是就趕緊過來和溫暖報告。
溫暖一聽是顧凡,人就笑了,“行了,我知道了,就賣給他吧,按正常手續給他辦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