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咱們住一起的這三戶,爸爸剛才都認識了一下,有兩個女生,501的叫文勝蘭,502的叫梁婉寧,503的是男生,叫趙宇宏。兩個女生都是特優生,學費全免,還有獎學金,男生嘛,轉學進來的,一看就是個會玩的,不過他爸是海歸,應該有些路子。”
“502梁婉寧的爸爸還是作家,出口成章,爸爸就羨慕這種文化人。”
李澤不說話,父親也不在意,一個人絮絮叨叨,越說越來勁。
他喝了口水,手背擦一下嘴巴,三下五除二把一碗面條吃了,放下碗筷,打了個飽嗝,若有所思后,繼續說:“我剛才進了班級微信群,我聽家長們說什么985、211,爸爸也不大懂,回頭我問問梁作家,總之呢,你一定要努力,爭取上985、211,給自己謀個好前程,給咱老李家爭光,讓爸爸也揚眉吐氣,那些普通大學就算了,以后爸爸和朋友們坐一起喝酒吹牛,都不好意思說……”
父親忽然停住,盯著他問:“去年期末,你考多少分?”
李澤喝了一口面湯,淡淡說:“成績不是早發給你了嗎?”
“我查查!”父親拿起手機,翻看短信,“538分,年級排名32名……我一會問問那兩個小姑娘,她們都多少分,我對比一下差距。”
李澤咽不下去面條了,心情又開始壓抑。按照自己目前的成績,一本都要靠運氣,985、211,他不敢想。
天氣悶熱,空調還沒裝好,風扇吹來的都是熱風,氣壓低得好像要窒息,而父親又一直這樣在耳邊喋喋不休,他老感覺心頭壓著一頭困獸,隨時會沖撞開狹窄的鐵柵欄,哞叫著狂奔而出。
“爸,您不要去和別人攀比好不好?”
“這不是攀比,這叫知彼知己、百戰不怡……”
“百戰不殆!”
“嘿嘿,不殆,不殆,還是我兒子有文化。”
李澤看他一眼,把剛剛做好的學習計劃給他,“爸,我跟你保證,我寄讀后會好好學習,我再說一遍,希望您尊重我的意愿。”
李海強仔細看了一遍學習計劃,眼神頗為失落,他看著兒子問:“你排斥爸爸?是不是怨恨爸爸,這么多年沒怎么照看過你?”
“不是這個意思。”
“小澤,爸爸在外面,沒有哪一天不是惦記你的,爸爸在外面摸爬打滾,只是想爭一口氣,你不明白爸爸心里的苦!”
李澤看著父親的眼神,有點心痛。他聽村里的人談論過母親,據說是因為她自考出去了,攀上高枝了,看不起父親,所以離開了。他小時候也相信這些說法,心里很恨母親,但長大一些,他的思維變了,他懷疑是母親和父親在三觀和認知方面,可能有著某種不可逾越的鴻溝,導致母親選擇了離開。
“爸,我不是這個意思,我真的只是不習慣走讀,寄讀能讓我更安靜地學習。”他盡量用溫和的語氣。
父親沉默了一會,點了點頭,默默放下學習計劃表,收拾了桌上的碗筷,轉身出去,還把門輕輕帶上了。
李澤有點內疚,但更多的是高興。看樣子,自己的抗爭有效果,父親應該是妥協了。他走到窗邊,看向對面大約一百米以外的學校。在農村長大,突然空降大都市,即將面對陌生的同學和老師,他還是很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