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現在,總歸是個孩子。
李奇語重心長的道:
“知道錯了就行,下次應該怎么做?”
“我保證不會再說你的壞話,要說也只會說好話。”
李泰舉起手掌,做了一個發誓的動作。
李奇鼓勵道: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你記住了,發誓道事情一定要做到,否則,會天打雷劈的。”
李泰害怕的道:
“我會的我會的。”
夫子無語。
嚇唬一個小娃娃,這樣真的好嗎?
而且他還是你弟弟啊!
揪出奸細,李奇這才道:
“夫子,上課啊。今天不是講《禮記》嗎?”
李承乾目睹這一切,全程傻眼。
原來二弟說的認錯,是找出打小報告的人,讓那個人認錯。
他從來沒有打算自己認錯的。
二弟還是太厲害了!
李奇進國子監第二天,儼然成了國子監一霸。
他不僅惡名在外,又是當今陛下的二皇子,據說陛下極為寵溺。
而且,最關鍵的是,李奇常常以理服人。
讓你不得不服。
就連夫子,有時候也覺得李奇所言,的確深以為然。
就比如那句: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講的就很對嘛!
李奇也沒想到,國子監的事情這么容易就擺平了。
早知道就不拿走夫子的戒尺,平白在李二那丟了印象分。
這幾日的日記,李奇所記,基本上都是在學堂發生的事情,倒也沒什么特殊的。
直到五天后,周麥來報:
“公子,我們這幾日去收糧,發現官府也在收糧。而且,價格不低。”
李奇納悶道:
“官府也收糧?”
沒道理啊!
官府這個時節收糧做什么?
周麥點點頭,“除了長安,其他各地,我們所到之處,官府都在陸續收糧。”
“有糧商搶糧?”
李奇又問。
周麥搖頭道:
“那倒沒有。現在天下太平,糧價很穩定,糧商收糧的積極性一般。”
李奇暗自琢磨。
莫非朝廷中,有精通天文的高手,從星象中算出了下半年的災情?
否則,不會同一時間,各地都張羅著收糧啊!
想了想,李奇便道:
“沒事。官府收糧,是好事。”
“我們讓一步就是,千萬不能去抬價格。”
“這樣,你們倆,專門去找那些糧商,看看他們手里的糧食賣不賣,如果賣,不管多少,咱們都收回來。”
周麥疑慮重重,擔心的道:
“公子,咱們平白收這么多糧食,會不會虧了啊?”
李奇嘆了口氣。
這話咋說呢?
虧是肯定要虧的。
到時候救濟災民,難道還指望那些災民給錢嗎?
他慢慢道:
“麥子,阿勇。糧食這個東西,關乎百姓的生死存亡。有時候,我們做這些事情,不能用生意人的思維去考慮問題。”
“你問會不會虧,那肯定會虧。”
“這些糧食收回來,我們一分錢都掙不到。所以,你們要學會壓價。”
“明白嗎?”
周麥看了看鄭永,鄭永看了看周麥。
兩人均是搖頭。
這可太難明白了。
李奇揮揮手:
“行了,這事也不用你倆明白。”
“總之記住:千方百計去收糧,但是能以多低的價格收,就以多低的價格。”
周麥、鄭永點頭:
“公子,我們記住了。”
李奇看著門外,怔怔的想著:
朝廷沒事怎么會去收糧呢?
這事不對勁,很不對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