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道在此前兩年,都曾經上奏,有十三至十六歲的良家女子,無故失蹤。
經全城搜捕,未能找到人。
一度懷疑是被人兇殺,沉尸江河,所以生不見人、死不見尸。
莫非這些良家女子,全被人給賣到別處了?
李世民的臉色有些難看。
他改元貞觀,是想打造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
這種犯罪行為,已經是明目張膽的和他李世民的政策對著干了。
“好膽!”
“按此數據記載,這個方唐鏡輾轉大江南北,這些年買賣的女子,多達數百人!”
“喪心病狂!無藥可醫!”
“崔浩,朕命令你,這背后之人,你無論如何也要給朕查出來。不管是誰,朕都不會手軟,即便是皇親國戚,也一視同仁!”
崔浩彎腰低頭,答應道:
“微臣遵旨!”
這個案子,成了無頭懸案,死無對峙,恐怕難辦啊!
唉!
有什么辦法,難辦也得辦。
李世民翻回到卷宗的前面,若有所思道:
“你剛剛說,那個刺客是江湖上有名的高手?那么武功一定很厲害咯?”
“應當如此!”
“你還說,當日只有賢王殿下一人前來大理寺報案,他身邊的侍衛并不在,對嗎?”
“的確如此!”
崔浩有問必答。
他也不知道,李世民問這些有什么用意。
這都是卷宗開篇就說得很清楚的事情。
李世民坐在龍椅上,心中暗道:
這么說來,奇兒當真會武功?
他曾經說使劍,是真的使劍?并不是學那些文人騷客,以佩劍來附庸風雅?
可是,奇兒的武功從哪學來的?
能夠擊敗江湖上有數的成名高手,奇兒的身手一定不會差。
所以,應該是師承名師?
李世民想到這兒,突然就想到另外一點:
算了,我若是找他詢問,他定然會說:在一個風雪交加的夜晚,有一位須發全白的老爺爺倒在了莊子門前,自己于心不忍,給了一碗熱湯,那位老爺爺無以為報,便傳了一身劍法。
李世民算是非常了解李奇。
如果真的詢問,那么借口必定是這個。
一字不差!
想到這兒,李世民嘆了口氣,道:
“你先下去吧!”
“賢王遇刺一案的內幕,任何人都不許透露。”
崔浩:“微臣遵旨!”
領了旨意,崔浩便徑直出宮。這事要查幕后買兇之人,恐怕還得上賢王府,親口問一問賢王,當日行刺之時,發生過什么,賢王殿下和那名刺客又交談過什么。
那刺客在監牢中,嘴硬的很。
十幾樣酷刑下去,才開了口。
但是至于那個方唐鏡背后之人,那刺客聲稱是真的不知道。
想了想,崔浩還是改道,徑直往賢王府的方向走去。
此刻的李奇,正好像發現了新大陸一般興奮。
辦報紙啊!
想想,這才是精神文明建設的有力助推器啊!
什么才藝大選,在報紙面前,都是小渣渣。
掌握了報紙,就掌握了輿論,就掌握了話語權,那是相當有力的宣傳喉舌。
李奇本身身份特殊,有一些朝廷的消息可以登報,對外公布。
也可以搜集一些八卦新聞,甚至還能接受廣告投放!
又是一個增加收入的渠道。
“殿下,大理寺卿崔大人求見。”
童方的生意適時的在書房外響起。
李奇皺了皺眉,大理寺卿?這個時候來做什么?
難道是來告訴自己,幕后買兇的人查到了?
李奇當即道:
“走,去見見!”
王府大廳內,崔浩見李奇光著腳就走出來,不由得大驚失色。
這位殿下,可真是……
行常人所不能行之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