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藍的天空,枝繁葉盛的森林。
本應該寂靜無聲,卻有一群不速之客,擾亂了這方安寧。
那是漫天的太空艦船,遠看就像一群群南遷的大雁。
他們成批次穿越虛空裂隙,在這里列陣。
而在這些艦船下方的陸地上,停放著一只巨大的B級星艦。
這里就是極寒公司的“駐地”。
他們的指揮官,卡倫,此時正在指揮室內聚精會神地傳達著命令。
每抵達一個世界碎片,需要給各艦隊重新分配任務,有的去偵察,有的去勘探,還要分配一些戰斗力較強的艦隊負責安保任務。
雖然不知道他們即將面臨的是什么怪物,數量有多少。
但是從當初那位批次艦隊負責人傳來的消息中來看,對方數量應該不會太多。
距離那次不愉快的“對話”已經過去一天了。
極寒公司的艦隊才堪堪聚齊。
主要是因為沙利文讓這些艦船裝備反虛空裝置,耽誤了些時間。
卡倫則利用這個時間,積極防范著可能來襲擊的敵人,主要的防御方式,就是以星艦前端為核心,建起他們堅固的營地。
而所謂堅固的營地。
其實只是一些結實的帳篷而已。
另外擺了一些簡單的掩體做做樣子。
其最主要的功能是供員工們休息,畢竟員工們平時大多時間都生活在艦船上,很少能沐浴到陽光,呼吸到新鮮空氣。
至于營地的防衛功能嗎……
在這個時代,雙方打仗完全憑借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什么營地,也就是裝裝樣子,兩軍交戰往往只看第一炮,能把對方最具有威脅性的武器干廢,就能立于不敗之地。
不會有哪方勢力的士兵會傻乎乎的拿著武器往前沖。
要知道,培養一個人的成本,往往比造機器高得多,如果真的有任務需要靠人來完成,人們也會首先考慮使用機器人。
所以,兩軍交戰不斬步兵,已經是約定俗成的規矩了。
其實,說到底是因為科學技術的不對稱。
這種不對稱,體現在各領域之間科技的不對稱,比如做一件武器,可能人們知道它怎么做,也掌握了核心技術,但是卻沒有可以承受其沖力的基礎材料,這是垂直的對比。
同時,也體現在一批艦隊中,可能艦載炮非常先進,各種粒子束武器、磁軌炮都裝備了不少,但是員工手里拿的都是簡單的火藥武器,需求是一方面,由于薄弱的科學與工業基礎,許多武器無法低成本量產又是一方面原因。
這是橫向的對比。
大家挖出來的技術,都比自己掌握的技術先進,而且很有可能今天挖出的遺跡,科學家在其中發現了一種技術可以彌補之前的漏洞,明天武器就更新換代了。
也就導致一個勢力中,武器,都是五花八門的,更新換代也通常考慮先更換那些大型武器,主要考慮這些武器具有戰略意義或某種功能性。
但是以上種種,都是相對于人與人之間的戰斗發展出來的,一旦面對怪物,尤其是那些喜歡沖上來肉搏的怪物,艦載炮可上不了刺刀,遠水解不了近渴。
最終還要看基礎戰斗人員手里的武器。
而這一直是極寒公司的弱項。
好在他們這回遇上了虛空怪物,他們手上的反虛空裝置還算充足。
“他們還是一點動靜也沒有,我們要主動出擊嗎?”
卡倫問沙利文。
現在艦隊的指揮官明面說雖然是卡倫,但其實大小事宜都是沙利文在做決定。
“準備出發吧,不用懼怕,告訴員工們,遇到虛空怪物,只要啟動反虛空裝置,很快就可以消滅它們。”
沙利文用實驗容器喝了一口經過消毒的清水,緩緩說道。
這是員工們在這個世界中找到的淡水資源。
對于他這種完全保持肉身的貴族來講,一旦到了太空或虛空,就只能靠能量飲料和營養棒過日,畢竟水資源有限,在太空艦船中,水資源還有其他的用途,不會有人奢侈到飲用淡水的。
而員工們大多接受過機械改造,他們只需要充電和補充少量能量飲料就足夠維持機體運行了。
從某種程度來說,沙利文很不喜歡自己的身體,就連平時在艦船中待著,都要時時刻刻保持重力場裝置的運行,否則他會因為長時間失重而肌肉萎縮,到時候還是要去做改造手術。
但是,沒辦法,誰讓這是身份的象征。
“還有,我們要盡快抵達星際要塞,對其進行勘察記錄,我要把記錄移交董事會,這件事情非常重要。”
卡倫點點頭,隨即下令:
“各批次艦隊注意,各批次艦隊注意。”
“偵察艦率先出發,找到任務目標,戰斗艦掩護勘探隊伍逐步向目標推進,空中如果遇到不明飛行物請立即擊落。”
各艦隊負責人迅速回答,以示自己收到了命令。
不知道他們會不會遇到危險,只有為他們祈禱了。
卡倫深吸一口氣,他攥了攥自己的機械拳頭,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