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道一僧寒暄一陣,交流了幾句之后便是和氣融融。
一休大師脾氣平和,本來也不是個挑事的秉性。只要不遇上四目那般沒事找事的德行,他自然也是樂的跟人平和以待。
“阿彌陀佛,原來如此。我舊聞青陽山大名,如今一看,果然是名不虛傳。青光道人如今尋到了藥材,治好了徒弟的怪病,當真是一大幸事。”
至于茅山?
呵……他跟四目都已經認識這么多年了,自然沒什么好說的。只是如今九叔在場,他也客套了兩句,讓大家都不落下了面子。
正所謂人逢喜事靜氣爽,青光道人這會兒和一休大師聊的暢快,已是笑得合不攏嘴。
“大師既出身于少林派,自然與我等道家齊名,又何必說這種話?我素聞少林以梵文誦經見長,修至大成者,隨身器物皆可以法器用之,如大師這般,才是真正的能人啊。”
客套歸客套,但只要是人,好話總歸是愛聽的。
一休大師嘴上客氣著,這會兒卻是已經把嘴角都給咧到耳根子上去了……
伍琪對這些東西雖然不感興趣,但聽到了少林寺的說法,他便是不由得豎起了耳朵。
一谷二山三派的說法,他到現在可都還記得。
如今他知曉了茅山與青陽山的厲害之處,多少也會產生一些好奇的心思。例如這其余四家,究竟是憑什么本事……
才能和道家齊名的?
這個問題伍琪一直都沒機會好好問過九叔,如今有了個機會,他自然不會放過。
所以剛才青光道人的說辭落入到了他的耳中,這會兒便是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梵音誦經,可將周身用具化為法器……這種本事,倒是的確新鮮一些。”
但若只是僅此而已的話,卻是有些不夠看了。
伍琪正有心想要繼續聽下去,那一休大師卻突然站起了身來。他那兩條蒼白色的眉毛看起來頗為出戲,這會兒便是阿彌陀佛了一聲,繼而笑著說道。
“諸位遠來是客,只是在下久出未歸,如今家中還未收拾一二。我先回去整理一番,待到今日正午時候,還請諸位來我家中一坐。”
想要招待人,自然得收拾地體面一些。畢竟不是人人都有四目道長這般的奔放……而九叔和青光道人聽到這話,便是連連應承,把這老和尚樂呵呵地送出了門去。
“箐箐,你既然跟這位青陽山的姑娘聊的開,那就先在這里待著吧,等師傅我去挑幾桶水回來再說。”
兩個小姑娘聊得正酣,自然不愿分開,便是答應了下來。而正當一休大師走出門去的時候,伍琪也站起了身來。
“師傅,師叔,要不我也跟著一休大師去一趟河邊,如今家中應該也沒剩下多少水了吧?”
四目剛才煮了一鍋,自是知道余量沒剩多少——平日里頭要不是家樂在這兒,還會跑兩趟補水,那剛才就得鬧笑話了。
聽到了伍琪開口,他眼睛便是一亮,連連點頭。
“甚好甚好,木桶就在屋子后頭!還有你要是見到了家樂那個臭小子,就讓他快些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