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我要留在這里照顧他們。”余飛停頓了幾秒:“我算過了,如果那個農業無人機真有文濤說的那么神奇,我不但要在這里種棉花,還要種滿三百畝。如果我在這里能賺得跟在海城一樣多甚至更多,那我爸就沒有理由反對,更不會覺得我在家種棉花當農民丟人了。當時候,說不定還會有很多人主動回來做回農民。”
陳雙打趣說:“我發現你現在好像對農民這個身份已經很認同了。”
余飛笑笑:“其實農民也沒什么不好。我就是農民的孩子,棉田讓我們一家吃飽穿暖,我沒理由嫌棄當一個農民。現在大家不想當農民,不過是因為辛苦和賺的少。如果這兩件事都被農業智能化解決了,到時候肯定會有很多人愿意回來當農民。”
“你真相信那個小飛機模型能做這么多事?”陳雙對文濤的話依舊不信。
“海城的物聯網很發達,在城市里,很多工作都由機器來代替人力了。我見過那些很智能的產品,農業智能無人機能代替大部分繁重的人力工作,并不是不能實現的事。我現在唯一擔心的是,如果擎翼科技的產品這么好,那價格肯定不便宜,也不知道一架無人機的服務范圍能有多大,能不能覆蓋三百畝。”
“你還真打算種三百畝?”
“嗯,如果那個智能機器足夠給力,我就把三百畝包下來。”
陳雙知道余飛決定的事,九頭牛都拉不回來,也就沒再勸:“行,還是那句話,只要是你想做的,我都支持你。”
余飛看了看陳雙,開口問:“今晚文濤他媽是不是又氣你了?”
陳雙苦笑一聲:“氣不氣的,我也習慣了。”
余飛替她鳴不平:“其實我覺得你不用熬了藥每周都送回來,你就把藥材給文波,讓他在家自己熬就行,反正他們都在家閑著沒事干。”
陳雙搖頭:“這個藥要小火熬三個小時以上,他們哪會熬。”
余飛感嘆:“你說說,上哪找你這么好的兒媳婦。文濤要是敢對你不好,我幫你揍他。”
陳雙笑起來,慢慢說道:“文濤對我是沒得說,其實我婆婆以前對我也挺不錯的。
剛結婚那會,我有次把咸菜缸子搬到房頂上曬,不小心從梯子上摔下來,當場就把腿給摔斷了。當時是農忙,家里除了我婆婆沒別人,鄰居也都在地里干活。我婆婆一米五幾的小老太太,愣是咬牙把我從家里背到村口路中間,硬是攔了一臺私家車求著人家帶我去了縣醫院,我這腿才保住了。后面因為一直沒要上孩子的事,我們的關系才慢慢變成了這樣。”
“那文濤是什么態度?”余飛是想問,文濤是站哪邊的。
陳雙嘆了口氣:“他也很難做,一邊是他媽,一邊是他媳婦,現在我們不回來住,雖然是在逃避,但多少也緩解了點緊張的關系。”
“你和文濤要不要試著談一談丁克的生活方式,其實現在在海城,有蠻多精英人士選擇丁克的。”
陳雙搖頭:“我們現在都盡量避免不談這個話題,但我看得出來,他想要一個孩子。”
余飛拉著陳雙的手:“無論以后你們怎么樣,我都會站在你這邊。等我們老了,大不了就就一起去找個設備齊全的養老院住著,你種你喜歡的花花草草,我就繼續研究我的黑暗料理,開開心心的過完一輩子。”
陳雙笑著搖頭:“那種養老院估計得海城才有吧,那么貴的地方,我可住不起。我現在就想著趕緊跟文濤攢點錢,去海城的醫院再看看試管嬰兒的事。以后老了,還是得有個孩子管著。”
其實在好幾年前陳雙就想去嘗試試管嬰兒了,但文濤家里的老房子太老舊,眼看就要塌了,兩人就只能先把錢拿出來在老家的宅基地上蓋了新房。而原本不用蓋三層小樓,但老太太是個好大喜功的,就想讓大家看看她兒子文濤有多出息。
文濤是個孝子,拗不過,只能答應蓋樓。
好在農村蓋樓不像城市動輒好幾百萬上千萬,這三層小樓一共花了二十萬。這錢對大城市里的人來說不多,但對都在縣城拿死工資的陳雙夫婦來說就是一座大山。文濤和陳雙背了這么多年的貸款,直到前兩年才還清。
這棟新房陳雙夫婦一年到頭也住不了兩天,基本都是文濤弟弟文波一家和老太太在住著。文波老婆生了個兒子,老太太不但出錢出力的幫帶孩子,還想讓文濤夫婦給沒有工作的弟弟買車拉貨。
文濤不同意,老太太以為是陳雙攛掇的,也正因為這樣,婆婆看陳雙越發不順眼。陳雙生不出孩子,所以一直覺得虧欠了文濤一家的,也不敢跟越來越刁蠻的婆婆講理,只能讓自己做得更完美,讓婆婆少挑點刺。
余飛知道她的苦楚,用力握了握她的手:“會好起來的,生活不會虧待努力的人。我們都會好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