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第七十五章
“噶爾多·阿爾帖伯克,斯里克斯的統治者,哈姆斯執政官兼大公莫多烏斯代表哈姆斯全體公民為你帶去真摯的問候,愿斯里克斯與哈姆斯間的友誼經久不衰。同為伊塞人,哈姆斯與斯里克斯的淵源不可謂不深。我們擁有著同樣的外交和政治方面觀念、軍事與文化方面的傳統,為了表彰我們的友好關系,哈莫斯城上同時插著哈姆斯與斯里克斯(實際上是烏莫的,他們兩個家族的旗幟一模一樣)的家族旗幟。”
“對于斯里克斯未能買下走廊使用權的事,我們深表遺憾。希望在不遠的將來,兩國能夠更多的合作共助,共同發展,為伊塞人的進步而踏出新征程。我們的國父卡利烏斯說過:‘我們作為錢財的搬運工,竭力為他國牟利,自身只賺取極少的利潤。’這就是哈姆斯的國風。長峽的浦雷斯特女王也曾說過:‘哈姆斯為新月帶來了極大的財富,長峽帝國感謝哈姆斯。’這更是對哈姆斯工匠精神的肯定。”
“西港始建時,烏莫曾派出三萬人幫助本國建設,其中就有兩萬斯里克斯人,這說明斯里克斯人與哈姆斯人同樣吃苦耐勞,不計回報,哈姆斯建立西港的目的也是為斯里克斯人的便利服務。在西港建立前,斯里克斯人必須要去哈莫斯才能收貨或出海,往返所需的時間接近半年。西港建立后,這段路程便減少了接近五百里!這樣令人振奮的結果是在斯里克斯與哈姆斯人共同的努力下所得到的。”
實際上,哈姆斯興建西港的目的,其實是為了哈莫斯的治安服務。當時法爾發人和烏莫都要去哈莫斯港接貨,執政官擔心他們當中的某些激進者會在港口處斗毆火拼,為哈姆斯帶來一些不必要的損失,于是決定為他們兩者各設一個單獨的港灣,這也就是西港跟東港的由來。不過在烏莫與法爾發停戰后,大多數人還是習慣在哈莫斯經商。
“最后,我衷心的祝福阿爾帖伯克多子多孫,祝斯里克斯繁榮昌盛。莫比烏斯書。”
“我真想把這張廢紙扔進火里。”米坦尼的神殿內,冒著騰騰熱氣的火爐懸掛在房梁上,雕著花紋的地板已然滿是灰塵。
“王公,給我看看這里面有沒有有用的話。”阿爾帖叼著個煙斗,將莫比烏斯的信交給飛鳥。
“莫比守財奴表示,不希望與斯里克斯斷絕關系,他認為斯里克斯應與哈姆斯繼續保持著良好關系。嗯......就這樣。”飛鳥靠在柱子上,瞇眼看了看來自哈姆斯的信封。他剛剃了胡子,蒼白的臉上透出一絲剛毅。
“就這些?這也配特地送封信來?”阿爾帖伯克不屑地把煙掐滅,扔進火爐里,就當是添柴火了。
“就給他回信說,斯里克斯領受好意,就這樣。”阿爾帖隨口說道。
“下一個目標是誰?”戈爾戈走入神殿,他的身上沾滿法爾發人的血。
“當然是弗多里,”阿爾帖坐回他的寶座——這原本是那由托斯的神位,“連最愚蠢的布羅斯人也知道打仗要找軟柿子捏。”阿爾帖斜靠在扶手上,拿起馬克杯喝了口果汁。
南烏莫有三萬人信仰太陽神,他們學著福多爾的部落民一樣,不喝酒不吃肉,而阿爾帖就是其中之一。
“圣徒軍到了嗎?”阿爾帖問,“我可不想白花錢。”
“已至里多爾。”戈爾戈答道。
“’白皮‘的軍隊已經到里多爾附近了,派他們去迎擊。”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