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這些名號,也輪不上她的。看官,你是肯定知道的,在清宮,有資格登上皇位的,至少得是皇后或妃嬪所生的兒子。皇后有子,那首先必須是皇后的兒子來當這個皇帝。而皇后與妃嬪們,不是出自滿洲八大姓就是來自蒙八旗的博爾濟吉特氏,哪里還能有其他人的份兒呢?
何況順治也是沖齡即位,天下尚不穩固,南方人還在拼了老命對付大清,更有那些讀書人,愿意做天下人的表率,奮力抗清,恢復大明。你看看,一個夏完淳,小小的年紀,才十六歲,已是名動天下的大文人,一篇《獄中上母書》,一首《別云間》,就能號召起天下的文人抗清。
說實在的,真的奇了怪了,大清帝國,并不怕明朝的武將,但是,卻怕大明的文人。
你真的搞不懂,這些大明的文人,要么不起事,要起事,都是拼了死命。誰說過的?人怕狠的,狗怕惡的。膽小的怕膽大的,膽大的怕不怕死的。
偏偏,文人們還真是不怕死,往你刀尖兒上撞。你還真不敢呼啦一下捅死他。你捅死他事小,他臨死之際,來個口占一絕,立即轟動關內關外。于是,一下子群情洶洶,有如怒濤排壑。你想擋都擋不住。這他奶奶的哪里是什么文人,簡直就是百萬雄師啊!
大明一朝,特別是明季,你見過幾個武將有這等氣節與感召力的?說起來,最是武將無氣節,文人盡是死節臣。
大清皇室擔心啊!這個時候,大清根基尚不穩固,這剛剛定鼎的江山,如果再遇上這事兒那事兒,你說,怎么能保長治久安?
何況,這時候,還有個永歷皇權由朱由榔執掌著。這個朱由榔,真的熬人啊,他竟然活生生地熬死了福臨——也就是順治皇帝!
你說說,這個時候,如果不用聯姻的方法穩固住滿洲八旗、蒙八旗與漢八旗,旗與旗之間如果鬧得開打的話,那還得了?
這下你就明白了,你一個小宮女生的兒子,就想把個皇位奪了過去,那其他這個旗主、那個王爺的女兒,還不得蘸一口醋把你給生吞了?
這位皇長子,因此也就注定了一生下來就不會受到歡迎。趕你出皇宮,算是客氣的,真要踩死你,你也沒處去喊冤。
如今,當年那個突然之消逝的皇長子,他回來了。
這位皇長子,是什么時候悄無聲息地回到紫禁城的,沒有人知道。甚至到現在,南書房里那么在皇帝身邊當值的,也沒有多少人知道牛鈕其實是皇室后裔的身份。直到他被封為和理親王,人們才恍然大悟似的。
是不是?你要不是皇室的人,怎么可能會得到王爺的封號呢?
人們是猜測出來了,一定是與若干年前突然消逝的那一對母子有關。
再進一步地推測、想象,仔細回憶,仔細排查,天啦,差不多哩!
只能張張嘴,瞪大眼睛,卻不能說出話來。最多,在紙上悄悄地寫一個字,長,或者兩個字:長子。其他就不敢多說一句話了。剛剛忍不住想說什么,不是自己伸出手遮住自己的嘴,就是旁邊立即有人幫助你遮住這個沒有遮攔的嘴。有些事,看破不能說破。你說了,可能就會搭進去小命了。
好在這位和理親王,甘愿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