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風將環首刀刺入一個匈奴人的胸口,在匈奴人的怪叫中一起跌倒,在緩慢的爬起來,要不是身邊
(本章未完,請翻頁)
幾位士兵奮勇拼殺,陳風此刻恐怕已經身中數槍了。
陳風恍恍惚惚的站直身體,看著城下再度從匈奴方陣分離出來直奔雁門關而來的匈奴生力軍,絕望和無力再度襲來。
最終。。。還是結束了么!
突然雁門關中傳來震耳的鼓鳴,嘈雜凌亂,卻不失氣勢。
陳風轉身望去,大批大批的漢人青壯從城中呼嚎這殺來,他們除了領頭的那部分人配備著各式各樣的制式兵刃,大部分人手中握著的是農具甚至棍棒。
陳風望著這群血性被激發起來的并州人,嘴角也牽起了笑意,果然!昨夜的安排并沒有白費。熟讀歷史的他知道,在很多時候,不敢反抗的人們總有一種慣性,那就叫聽天由命!南京大屠殺,揚州十日!如果當時漢人們敢拿起身邊的利器反抗,結局是否將不再一樣。
是的,在大部分的老百姓心中,趨吉避兇是肯定的,但凡有一線生機誰又愿意以身試刀!但如果有人告訴他們不反抗就得死,不反抗身邊最珍視的親人就將在欺凌和屈辱中不甘的死亡。那么,點燃不缺熱血的漢人就僅僅只需要一個火種。
雁門四處早已封死,漢人早已退無可退,既知必死,何不放手一搏!男人回頭望了一眼哭泣蜷縮一團的女人,父親撫摸著孩兒的腦袋。少年們在父母前叩首,他們不變的只剩下眼中的堅毅。
城下的匈奴人看著浩浩蕩蕩沖來的鄉勇們,一時間也亂了陣腳。一個匈奴人還沒反應過來便被迎面而來的木棍打翻,爬行兩步又被緊隨而來的農叉插入腰腹,木質農叉應聲而斷,匈奴人也在慘叫中被淹沒在人海里。
“援軍來了,援軍來了,眾將士隨我殺賊,殺啊”陳風用早已喊不出聲的喉嚨撕扯著吶喊著,漢軍聽到呼聲也隨著主將吶喊起來,瞬時間氣勢到了頂點,竟是將城頭上數倍于己的匈奴人壓制住了,而此刻城頭上的匈奴人也看到了浩蕩來援的漢民們,再加上漢軍突如其來的氣勢,一時竟也慌亂起來。
隨著第一波民夫殺上城頭,城頭的壓力再是一輕。而第一個沖上城頭的人卻也讓陳風眼前一亮,這不是那個在城外救下小女孩的漢子么!不斷有匈奴人被推下城頭,雖然民夫戰力不如訓練有素的漢軍,也不如兇猛的匈奴人,但勝在氣勢與人數,一個人打不過,那就一群人一起上。漸漸城頭的局勢又一次掌握在了漢人手中。
去卑難以置信的看著這一切,他眼睜睜看著囊中之物的雁門關一波三折的掙扎著,消耗著他勇武的戰士。心頭不痛那是假的,早知道攻打雁門要付出如此慘重的代價,當時就應該聽從賈篤的話繞開雁門行動。現在后悔肯定是來不及了!已經戰至這個時刻,硬著頭皮也得把雁門拿下。
賈篤也擦著頭上的汗水,不知是緊張的還是熱的,此刻賈篤眼中也充滿了怪異的情緒。并州軍民的韌性讓他感到了畏懼,曾幾何時我也是其中的一員呀。
隨著去卑的命令,更多的匈奴人撲向城頭,城頭上的箭矢早已耗盡,僅存的弓手們也早已拿起近戰兵器肉搏。漢人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匈奴人黑壓壓的撲向城頭,甚至被城下的騎兵們點射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