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接觸下來才知道,很多對新兵的約束和條例都是陳風一手制定的。
對于練兵來說,陳風并不擅長,但是他知道后世軍隊對于新兵的一些要求和規矩。只是直接搬到這里,并交代給高順一用而已。而高順瞬間就從中領會了很多要意,一支令行禁止的軍隊,在哪個時代都是最受歡迎的。這在黃權眼里,就是側面的證明了陳風的用兵之能,識人之能。
聽到陳風的問話,黃權起身一揖,回到:“將軍大才,非吾所能及!”認可能力是認可能力,但是前幾日觀陳風與宦官的熱切程度,和父親一樣以清流自詡的黃權并不愿意與陳風一道。畢竟他的父親黃琬便是遭受十常侍迫害的。故而回答也并不熱烈。
陳風對于黃權還是有很深的映像的,此人在歷史上的也頗有名氣,本以為是益州人,沒想到是黃琬之子!不管他是什么時候入的川,總歸勸劉璋不要迎劉備入川的是他,勸劉備不要伐吳的是他,被曹丕封侯拜將的也是他。如此能人,都送上門來了陳風可沒打算放過。
“公衡可是因為前幾日本將軍接待宋典之舉不滿”陳風聽著黃權的回答,并沒有直接說出招攬之意,而是直接點破問題。
黃權一驚,雖然是這樣沒錯,但是看破不說破啊,你這么聊天話就讓你聊死了!黃權趕緊起身回到“權,并無此意。”
陳風則是笑著揮手讓黃權坐下。
“汝為何來雁門,放棄洛陽優渥的生活而來這世人皆知的苦寒之地!無非就是寄托于才華希望搏出屬于自己的功名。那本將問汝,汝之志向呢?”
“阻胡虜于域外,安百姓于邦內,名垂青史!”黃權鏗鏘有力的回道。
陳風淡淡的搖了搖頭,起身說道:“吾之志,滅胡虜開疆拓土,讓外族聞風喪膽,讓異類不敢再踏足漢土。立不世之功勛于宇內,做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之大業。為此粉身碎骨又如何!又何惜這點名聲。”
黃權聞之渾身汗毛炸起,再次起身望向陳風。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吾也知十常侍之亂是觸及大漢根基之痛,但是目前能助我成勢的,還是他們。公衡在洛陽多年,可曾覺得大漢如今之象能與漢武時期相提并論?可能如我之志一般支撐我開疆拓土?”
黃權搖了搖頭,目前朝廷內,外戚與宦官爭斗不止,圣聽蒙蔽,朝廷賣官鬻爵,賢臣下野。如此景象談何拓土開疆。
“現在真正能觸及圣聽,讓陛下看到我們的,不是被打壓的清流,也不是只為爭權奪利的外戚集團,反之只要利益足夠,十常侍未嘗不能成為我們的助力之一。”
陳風坐回位置上拿起茶呷了一口繼續道“待吾勢成之日,再以這不世之功勛請圣上清君側,豈不比為了一時之快,對宋典冷眼相待要來的強很多。”
黃權現在還沉浸在陳風所言的志向當中,如果當真能如此,那大漢又會是一番怎樣的盛況。
“黃權,吾委任汝為雁門郡丞,即刻上任,可有異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