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州雁門沃陽縣北郊,這里是距離雁門關最近的一處縣城,在這位置遠遠的已經可以看到沃陽縣城了。斑駁的城門仿佛在訴說著這些年這里曾經歷過的暴行。
作為最接近邊陲的縣城,沃陽縣曾經幾度被匈奴人攻陷,而等待他們的只有屠城。平平無奇的兩個字,卻是用尸山血海所組成。
此時張遼正在護送最后一批百姓入城。只見張遼眉頭緊鎖,看著一個個從身邊路過,面色麻木的婦孺。雖然張遼面無表情,但緊握長刀的手青筋暴起正在宣泄著他無處安放的仇恨。
這時一個士兵騎馬奔來,對著張遼說道:“將軍,北面十里地發現匈奴小隊,人數六十人左右”
張遼點了點頭:“通知附近小隊繞后,我們迎上去。”說罷帶領身邊四十余騎朝北奔去。
這幾日已經不知道是第幾批了,他把三千騎兵分散到幾個靠近邊陲的縣城。每小隊五十人,五個小隊為一小曲。一共分為十二曲,每逢匈奴小隊便五隊相互配合形成合圍之勢后,再吃掉對方。如果遇到百人以上的匈奴分隊,便兩曲進行分割配合。盡量不使其走脫一人。
如果匈奴人數過多,便不與交戰,五小隊人馬來回穿插,讓匈奴不知道暗處有多少漢軍騎兵不敢冒進,從而達到安全轉移民眾的效果。
如此下來效果顯著,真正被匈奴截擊的百姓隊伍并不多。但是匈奴損失不小,大大小小十幾場遭遇戰,匈奴人幾乎都是全軍覆沒。
隨著馬蹄聲的由遠到近,張遼看到了這群匈奴騎兵,百步之外的匈奴人呼喝著,仿佛沒想到在這里會遇到一支不小的漢人騎兵。正在猶豫是否吃掉。
張遼在收到附近林子里響亮的竹哨聲后,不再等待,大手一揮帶領身后騎兵就掩殺過去。
匈奴人明顯沒想到漢人人數較少還敢來沖陣,嘴里憤怒的呼喝著,騎士們開始策動坐騎迎著張遼等人沖來。手中已經開始彎弓搭箭。
騎射是匈奴人的特長,能做到騎射本領的漢軍并不多,在兩軍接觸之前,已經有七八個漢軍躲閃不及被射翻下馬。
隨著張遼大喝一聲,手起刀落斬飛一名匈奴,兩軍正式撞在了一起。一陣兵器碰撞的鏗鏘聲隨著撕心裂肺的慘叫聲此起彼伏的響起,兩軍一番混戰后相錯而過。匈奴人還不及勒馬轉身,映入眼簾的卻是一支不知何時冒出來的整齊的漢軍小隊。
為首的匈奴人看到這一幕,趕緊調轉馬頭想從兩軍斜處沖出去,只是戰馬剛在他的指揮下蹬踏兩步卻又被他急急勒住。因為那個方向塵煙四起,明顯也有漢人小隊朝著這里奔來。
頓時匈奴亂作一團。
此時張遼已經調轉了馬頭,嘴里冷冷的喝道:“不留活口,殺”
距離此處一百五十里地的雁門關,此時大門洞開,五千大軍正在緩緩的進城。
(本章未完,請翻頁)
這個時候有一個斥候飛馬而來:“將軍。關外十五里地發現大批匈奴騎兵。”
“來了”陳風低聲道,旋即回頭看向黃忠:“率我親兵隨我去會一會去卑,汲騫引導軍隊入關并檢查城防。”
說完在黃忠的唱諾聲中引著百來騎朝著匈奴方向而去。為何只有百騎,主要是因為大部分戰馬都裝備給了張遼。
話說去卑此時心情并不好,最近提前派出去劫掠漢人村莊的匈奴隊伍損失慘重,莫名的折損了近千騎兵,聽僥幸回來的騎兵回報,他們受到了好幾股漢人騎兵小隊夾擊。
他倒是不擔心這幾股騎兵能給他帶來威脅,滿打滿算千百人而已,在他大軍面前只有跑路的份,他真正擔心的是陳風也在這些騎兵當中,特別是當聽到帶頭的是個手持長刀的小將之后。。。這陳風可不就是手持虎頭大刀么!如果陳風不在雁門關中而是化整為零的在騎兵小隊,那就很難抓住他了。
正在去卑思緒萬千的時候,前方軍來報,雁門方向殺來一股百人騎兵。
“哈哈哈,我幾萬大軍在此,漢人是來送死么?”去卑旁邊一個小頭領大笑道。
去卑冷哼一聲帶著身邊的首領和親衛們朝前而去,他想去看看這伙漢軍有何目的,他可不認為漢軍沒事找死而來。
陳風此行當然是來給去卑送信,告訴他,他就在雁門關。看著前方兩箭之地慢慢匯聚的匈奴騎兵,陳風嘴角泛起一絲冷笑。他一眼就看到了對面為首的去卑。
黃忠這個時候已經摸上了懸掛在馬側的三石硬弓,側身看向陳風。
“漢升有把握么?”陳風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