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洛陽一掃冬季蒼涼之色,春風裹挾著春意,染綠了大地。就連嘰嘰喳喳的鳥鳴也格外讓人心曠神怡。
此時洛陽朝堂之上,所有大臣都笑容滿面,并州大捷早已傳入朝堂。無論黨派如何爭奪,這都是足以讓滿朝文武振奮的喜事!
朝廷大軍開拔,還未駛入并州就接到了并州大捷的消息。自是令朱儁引兵回返。要知道大軍開戰所費良多,現在朝廷國庫空虛,士族們又不愿自掏腰包資助軍費。對于中央軍不用打仗自是喜聞樂見。
“中常侍宋典到哪了?”
“回稟陛下,中常侍攜皇恩已經出發幾日了,此時應當已經到了并州,您不日就能見到您的愛將陳破虜了!”朝堂之上,張讓聽到靈帝發問,臉上洋溢著喜悅急忙回道。
“好,很好,此番陳風回朝復命,眾卿可擬定好了獎賞章程?”靈帝將目光撇向三公中的袁隗和大將軍何進問道,因之前靈帝的封賞被何進與袁隗聯手駁回,說是等待戰事終了一并封賞,故而有此一問。
因為其他的人封賞已經下去了。韓庸因朝中有關系,封了護匈奴中郎將。張遼因八百騎奇襲匈奴,大破須卜骨都侯封雁門太守。黃忠陣斬多將揚威域外被拔升為破虜將軍。其余諸人也各有封賞,唯獨陳風暫時還未封賞,只是令其回返洛陽聽封。
何進聽聞靈帝問話,立刻站出來道:“臣等連夜商議,原雁門太守破虜將軍陳風,屢立戰功。破匈奴于危難之際。幾番奇謀以定并州。因功封為平北將軍,爵封關內侯。”
靈帝一聽,得,直接把我的封賞壓了幾個檔次,瞇著眼睛想了一會。沒必要因為這點小事跟這些老家伙鬧不愉快,匈奴已除,張讓幾個在后宮又整了不少新鮮玩意兒還沒玩呢。就不和這幾個老家伙扯皮了。
于是揮了揮手,就按此擬奏吧,無事就退朝吧。說罷起身在眾臣山呼萬歲中急急退去后宮。
。。。
話說陳風在接到朝廷的調令之后,便開始著手安排手上的事情。
現在陳風可以直轄管理的依然是雁門郡,而雁門也是他身家所在。至于可能被留朝的事情,田豐笑著說,主公不用擔心,或許陛下有這個想法,但是大臣們肯定是不讓的。朝廷政權就那么大,誰進來不得分一杯羹?最好的還是讓你來北方鎮守,這已經是朝堂大員司空見慣的伎倆了。
大家聽聞陳風回朝受封后很快就會回到邊疆,一個個也把心放了下來!
那么現在已經貴為太守的張遼,和護匈奴中郎將韓庸肯定是無法離開的。安排好兩人募兵之事和戰后之事。
在安排高順等
(本章未完,請翻頁)
人大練騎兵,畢竟現在陳風可不缺戰馬。最后安排由黃權總覽雁門政務便隨著宋典奔赴洛陽而去。隨行者黃忠,汲騫,田豐和剛拔升為校尉的王傳帶領隨行百騎。
原本陳風是想讓田豐留守雁門的,畢竟田豐身體并不硬朗,連連大戰更是疲憊不堪。但是田豐來了句朝堂魚龍混雜,主公當謹言慎行,老夫在洛陽還有幾分薄面,就陪著主公前往洛陽一趟。于是乎就帶上了。
至于汲騫和王傳本身就已經是陳風的親衛大將了。黃忠因留雁門無事可做,便請命隨行。其實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希望在洛陽京師之地,可以找到能夠醫治黃孚咳疾之人。
這一行人浩浩蕩蕩出了雁門借道太原往洛陽而去,到了太原自然少不了要去和這個父親的結拜兄弟,刺史伯父大人一陣寒暄。在陳風那酒場老手的調動下,自然是賓主盡歡。本欲啟程繼續南行,不曾想田豐接到了好友張機的回信,張機此時人就在冀州鉅鹿郡,距此不遠。原本信使是借道太原前往雁門的,剛好與田豐碰了個正著。
田豐興奮的找到黃忠言明此事,而陳風當時正好在旁,聽到張機張仲景之名,連連跟黃忠保證,此人絕對是大漢少有的神醫。聽得黃忠雙眼泛光,恨不得立刻帶著孩子去找張機。但是黃忠此行的名義是護送陳風的,正當他兩廂為難之際。陳風笑道:“此行前往洛陽,大漢腹地哪有什么危險,汝去請張機便是。何況汝現在堂堂一個破虜將軍,為我護航算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