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說有本要奏也是等自己謝恩退下之后再行呈奏,而自己還在殿上之時來這么一出,基本可以肯定是沖自己而來!
陳風眼神微瞇,此人是誰!
就聽靈帝問道:“袁司空奏來”
原來是當朝司空,四世三公的袁家家主袁隗啊。陳風自認和此人沒有什么交集,不過看此人面色凝重,并不像是好事兒。
就聽袁隗說道:“吾聞上黨太守張楊彈劾,陳風于并州各地四處募兵,豢養私兵幾萬,企圖不軌,請圣上明察”。
果然如陳風所料,這貨是發難來的!田豐所料不差,此行可能會招小人責難,只是田豐料想
(本章未完,請翻頁)
的是十常侍,卻萬萬沒想到發難的是袁隗。只是這上黨張楊是何故如此?
朝堂之上頓時議論紛紛。
“我道如何以那幾千軍士破得匈奴,原來是豢養了這么多軍士啊”
“未奉詔卻私募兵丁,狼子野心。。狼子野心啊”
“圣上,此人意圖不軌,請圣上責令將其押于廷尉府,由廷尉查明此案。”
。。。
靈帝聞言也是一愣,目光撇向陳風,淡淡的問道:“可有此事!”
陳風躬身作揖,淡淡的道:“司空大人此話從何說起,雁門邊軍甲士按兵制三千五百人是滿編的,絕無多編制一人,這點可以查看雁門每月領取的錢餉便知,雁門地處邊塞,雁門和周邊諸郡匪患頻頻,吾鎮守雁門自當有剿匪之責。冬季剿匪數萬,匈奴來犯之時,這些山匪感召于漢朝天威和家國大義,自愿協助本將鎮守雁門共抗匈奴。為此臣正準備啟奏陛下,這些山匪雖然落草為寇有違王法,但是關鍵時刻棄暗投明共抗匈奴。請陛下允許其功過相抵,不再追究。”
靈帝點了點頭,他是知道并州剿匪之事的,這件事情張讓還和他說過,當時的封賞也是被袁隗等人駁回的。哼,這要是他袁家子弟立的功勞,這袁隗恨不得把功勞夸大十倍,而到了陳風頭上卻屢屢刁難。。。
靈帝雖不知其故,但是陳風的解釋也說的過去。
“哼,狡詐之言耳,賊人劫掠鄉里,不顧律法,心中更無王權可言。聽汝區區之言,便想將罪責洗脫?臣請陛下將陳風交由廷尉,查明此事。”既已發難,袁隗就沒打算收手。
就在這時,尚書盧植出班說道:“臣聞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粟,知也;廉而不劌,義也;垂之如隊,禮也;叩之其聲清越以長,其終詘然,樂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陳風雖未稟圣上,私自動用賊寇,然其大破匈奴威震北疆之事確鑿。此舉我大漢已經百年未有,如此滔天之功,豈是小小瑕疵可以隱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