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離自從在山洞看過五行真訣后,心里一直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此時靜下心來,逐字逐句摸索理解。只覺得這五行真訣,和父親傳給自己用于凝聚黑白二氣的法門很是相似,但又略有不同。
他意念一動,游走在任督二脈的真氣被引領進入十二正經。真氣不斷吸收氣門透入的靈氣,同時在赤、黃、白、黑、青五種顏色中變換。
這幾年,劍離每天晚上都會按這樣的方法進行修煉,從沒想過這個修煉方法有何不妥。
劍離哪里知道,父親傳給他的是從五行生克中修煉出陰陽氣的兩儀真訣。
在他首次凝聚陰陽二氣的時候,因為沒有修到圓滿的五行真氣做根基,結果只勉強凝出一道無法使用的陽氣。
隨后,他因為先天之氣的緣故,無法修習學院傳授的八卦決。
卻誤打誤撞,按照引熒惑珠靈氣入體的方法,借助兩儀真訣的運氣法門,成功凝聚出第一道火屬基礎的五行真氣。
這道火屬基礎的五行真氣由兩儀真訣凝聚而成,表面屬于五行真氣,實際卻有著陰氣的本質。
如果劍離當時凝聚出來的是水屬基礎的五行真氣,他又能夠按著兩儀真訣凝聚黑氣的方法一直修煉。怕是憑著混沌先天之氣的優勢,能再次成功凝聚出陰氣也未可知。
然而修煉一道沒有如果,一切都是機緣使然。
所謂差之毫厘謬以千里,這也正好造成劍離修煉之路的種種磨難,也正應了王文的那句話:修行的路上到處是荊棘,它不會一帆風順。
劍離的體內,因為已經有一道九陽真氣。故而無法憑借這道有著陰氣本質的五行真氣,去凝聚出第二道五行真氣來。
這次機緣巧合獲得五行真訣,卻讓他發現了一條通往啟圓境不一樣的路。
按他對五行真訣的理解,修者將五道真氣循環的關鍵,是要同時控制五道真氣,讓它們同時在十二正經中運行。
只有這樣,才不至于讓體內的五行真氣,在轉化的過程中失去相互制約的平衡。從而能夠順暢轉換,達到五行循環的目的。
“可是,自己只有一道真氣,要如何才能在十二正經中同時運行呢?”
劍離心念一動,真氣源源不斷流入少陰心經從太
(本章未完,請翻頁)
陽小腸經回來,生出一道土氣。
接著,他一邊引導新生出來的土氣流入太陰脾經轉陽明胃經,一邊不斷向少陰心經注入真氣。
他如此這般控著真氣運行,直到新生的真氣走完太陰肺經沿陽明膀胱經出來生成水氣,源頭注入的真氣終于枯竭。
一個完整的五行順生循環已走得三步,只差兩步就能達到循環。
劍離知道,就算源頭的真氣不枯竭,自己的意念也已經無法再控制多一道真氣,流入下一對正經。
“看來只要將真氣繼續修渾厚,再把意念練到能同時控制五道真氣,自己就可以達到五氣循環,從而突破到啟圓境。”
“把意念練到能同時控制五道以上的真氣?”
劍離腦袋靈光一閃,“假如我將體內的那道真氣分開控制,讓他們同時流進不同的正經轉換,又會出現怎樣的效果呢?”
他如此想著,經脈中氣隨念轉。
那道紅色的火氣慢慢分開,一番努力后終于分成三道,已是當前極限。
劍離先將其中兩道火氣轉化為土氣,再將兩道土氣的一道轉化成金氣,然后同時控制三道真氣在十二正經轉換運行。
他這一試,三道真氣竟是運轉得非常隨心,不禁大喜。
“如果我將意念練到能同時控制五道真氣,不就能把真氣分成五道了嗎?然后將分開的真氣轉換成五行真氣,也算是達到五行圓滿了吧?如此憑借著分氣之法,突破到啟圓境又有何難?而且,這個方法明顯比剛才的方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