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彩兒終于將要準備的飯菜盡數準備齊全,這才對著自己的兒子,滿是心痛地道:“傻小子,這灶房里熱的狗都不愿意進來,還能涼快哩?”
“嘻嘻,媽,真的不熱呢!”
沈昔今望著韓彩兒傻笑了一陣,又連忙道:“我幫您端菜!”
說著,沈昔今就忙碌起來,一盤一盤的飯菜往堂屋里端,不燙的,一次端起兩盤就走,燙的,兩只手端著一盤,到了地方還燙的手直吸溜。
好在老沈家的土房子真心不大,廚房離了堂屋用餐的歲月痕跡草草的八仙桌只有幾步之遙,這才沒有把手燙起泡來。
沈昔今再回到堂屋時,沈山似乎已經和沈二爺停止了交談,見沈昔今端著菜進進出出,兩個人竟是一言不發,只盯著沈昔今忙碌的身影。
沈昔今的心境自認為還是極好的,高考的“大場面”都見過,又怎會怯場?卻還是被這一老一少兩個“老家伙”看的有些發毛。
這是要鬧啥幺蛾子呢?難不成這壞老頭兒又對我這糊里糊涂的老爹說了我啥壞話?
沈昔今狐疑地望了沈二爺好幾眼,可惜,人老成精,他這總還算稚嫩的年齡,根本沒有看出絲毫的破綻。
這晚飯還算豐盛,雖然沒有啥葷腥,卻也好理解,農村里面只要是地里能種出來的都多,唯獨這肉,偏偏是土地里長不出來的,所以便成了稀缺的玩意兒。
各類青菜色香味俱全,若是在后世,對于那些吃慣了大魚大肉,甚至吃慣了垃圾污染食品的都市人們來說,能夠吃到這桌子純天然的綠色蔬菜佳肴,絕對是一大幸事。
至少,沈昔今就吃的很痛快。
不過沈昔今卻細心地注意到,沈二爺好像沒啥胃口,有一筷子沒一筷子地夾了幾口青菜吃著,大多數時候只是埋著頭扒拉自己那豁了口的瓷碗里面并不算白的米飯。
至于沈昔今的母親韓彩兒,似乎一直等著給沈二爺加飯,只到加了三次,沈二爺似乎才勉強吃了個飽頭,撂下筷子,有一下沒一下地摸著肚子,順順腸胃。
沈昔今的三個妹妹都沒有上桌,各自扒拉了一點發黃的米飯,然后夾雜上成堆的青菜,就或是蹲著,或是坐在門檻上,享用自己的晚餐。
這時洞察力敏銳的沈昔今才發現,三個妹妹誰也沒有吃第二碗,因為那鐵鍋里本就不多的米飯早已經見了底。
而最后一點米飯,也被韓彩兒盛到了沈昔今的碗里。
沈昔今這才意識到一個問題:這些綠油油的蔬菜佳肴,對于這些農村里吃慣了青菜的百姓們來說,便如同后世的大魚大肉一般,由于太膩,而讓后世人厭惡。
甚至是那一碗發黃的米飯,都比這些青菜“佳肴”來的更為美味。
畢竟,蔬菜一個夏季可以吃到頭,而糧食作物,一年僅僅是可以收到兩茬而已。
孰輕孰重,一目了然!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