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昔古坐直了身子,望著沈山道:“爸,這大學我是不會繼續去上了,可是這高考,我還是會全力以赴。”
“爸知道!”
“這是一次機會,輪轉三十年之后我錯失掉的機會,所以我要證明,不是我考不上大學,而是我不想去而已。”
“爸又有些聽不懂你說啥了!”沈山只覺得自己兒子今晚的話語格外的難懂,還是道:“不管你做什么決定,爸爸會支持你。”
“謝謝您,老爸!”
……
沈昔古走了,去了縣里的高中,舞C縣一中。
他走的那天老沈家一家都出來送別,周圍的鄰居們親戚們還不知道情況,也出來歡送。
便是最鄉下的人兒們也十分清楚,這高考是一大事兒。
“昔古,去了好好考,可不要給俺們村子丟人啊!”
“昔古,這是一些雞蛋,嬸子自家煮的,你帶上,留著路上餓了吃。”
“古小子,二爺爺在家等你回來,咱爺倆還要繼續打太極呢!”
……
沈昔古就這樣滿載著村里人的希望和熱情,與周圍的小伙伴們一起,往縣城趕去。
周圍的小伙伴都是一個村子里的,也都是去縣一中的。
其中沈昔古唯一認識的,也就只有村長的兒子,與他見過一面的白凈青年沈誠。
其他人沈昔古不大認識,或許是之前認識吧!只是現在已經沒有了記憶,自然也就沒有了印象。
旅途一開始,沈昔古只是與沈誠打了招呼,沈誠象征性地對他點了點頭,兩人之間也就沒了話語。
周圍的其他人也只當是不認識沈昔古一般,一路圍著沈誠說說笑笑,仿佛許久不見的朋友一般。
遇到這種情況,沈昔古不過是坦然一笑。
自古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這種趨炎附勢的心里,自古有之,否則也不會有“蘇秦游說秦王未果,資用匱乏,潦倒而歸,妻不下纴,嫂不為炊,父母不與言”,而游說諸國成功之后返鄉,全家人匍匐相迎的事情了。
所以對于這種事情,沈昔古看得格外淡然。
沈家村地方偏僻,離了可以坐到八十年代的老大巴車的車站還很有一段距離。
終于到了地方,去舞C縣一中只有沈昔古和沈誠兩個,其他的幾個當初都不如沈昔古和沈誠學習好,只考上了縣城里的第二中學。
于是最終的路程只得沈昔古和沈誠同行。
二人等了一陣,一輛屬于八十年代特有的巴士車搖搖晃晃著駛來,龐大的車軀,本屬于舊年代的代行工具,倒是嶄新的一輛。
車牌還是噴漆的牌,車尾處還有個小爬梯,直通車頂,上面堆放一些大型的貨物。
一上車,沈昔古就忍不住打量起來,這里摸摸,那里瞧瞧,目光之中盡是一片新奇。
一旁的沈誠還以為這小子是沒見過世面,連忙小退了幾步,生怕別人誤以為他是和沈昔古一道來似的。
(未完待續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