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啟看著臺下有些質疑的眾人,緩緩說道:
“我們并不需要太過深入地下的勘探器,而是利用超聲波震動,從地面傳遞到地殼之中的震動進行探測。
再通過計算,可以得到某一地區地下的板塊結構,以及斷層的分布。
之后我們可以利用3D建模,還原出地下的情形。”
一名教授質疑道:“張啟先生,您說的我們能理解,可問題是,什么條件都得不到,我們到底要怎么樣才能計算出地下版塊的分布?”
弗里曼教授沉聲道:“我覺得可以嘗試,理論上來講,所有的一切,都是可以通過計算得出來的!若是我們無法得到想要的答案,只會是因為我們得到的條件還不夠!張啟先生既然這么說,肯定是知道我們需要什么條件!”
所有人點頭,再次看向張啟。
張啟笑了笑,說道:“沒錯,其實這并不難!
其實,地底世界其實有著區分,外層,就是我們常說的地殼,而內層,則是地幔。
地殼與地幔之間,存在著分界,而這個分界,又叫做莫霍洛維奇不連續面。
在這個層面中,橫波與縱波的速度會增加......
所以,我們只需要得到兩個條件就可以計算出地殼斷裂層的分布以及所有版塊的圖像。
第一個數據,就是該地區歷年來地震報告及記錄。
第二個就是該地區巖石層截面的信息。
這兩份數據,我相信應該不難得到吧?
之后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公式......
得到了地下的三維立體模型,制造一場地震便不再是難題。
我們可以根據這些數據計算,需要在哪一片區域制造多大強度的超聲波,之后會在指定地點形成多大強度的地震。”
地殼,地幔,莫霍洛維奇不連續面!
只憑往年的地震數據和巖石切面分布就能計算出地下的情形,真的可以實現嗎?
所有科學家們不由心中開始質疑,一連串的專有名詞和計算公式,他們從來都沒有見過,更是聽都沒聽過哪個國家有莫霍洛維奇這個人。
不過畢竟張啟現在也只是提出理論,一切還是要以實驗結果說話,他們也就不再多說。
弗里曼教授問道:“先生,既然通過計算可以認為制造地震,是不是意味著我們也可以實現預測地震?”
張啟搖了搖頭:“還不夠,地震不可預測!地震的成因太多了。火山活動,地殼位移,斷裂帶活動,甚至人為制造的連鎖反應......我們有可能掌握到一些信息,甚至可以隱約知道大概什么位置出現異常會導致地震的發生,可畢竟只能是小范圍,我們不可能掌握所有大陸地下地上的信息,任何的信息差都可能導致預測的不準確!
預測地震,以藍星的科學水平,五十年內根本就不可能實現!”
這一刻,所有在場的人心中更是質疑。
他們其實聽得也是一知半解,只感覺張啟說的玄而又玄,那些公式看起來甚至有些草率,甚至像是糊弄人。
一些科學家開始交頭接耳。
一名戴著眼鏡的歐籍中年科學家對著旁邊的人問道:“欸,你說,張啟說的這些東西,有科學依據嗎?”
另一名中年人說道:
“不知道啊,我覺得可能就是憑空想象出來的,根本不切實際!
原本地震就是完全沒有辦法探究的現象。
人類甚至連可以導致地震的所有因素都無法掌握,這還怎么計算?
而現在張啟卻又說,在不掌握所有因素的情況下,人為制造一場地震,這不是癡人說夢嗎?
還有超聲波發射器,以藍星現有的科技,根本就無法做到誘導出7級地震的程度!
他說的這些東西,恐怕也只能是理論了!”
“難道說,張啟已經沒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東西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