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關于將天眼工程交給年輕人來完成這件事,轉眼成為了最熱的話題。
最終,龍國官方發表聲明。
“龍國官方攜國家科學院,物理研究院,數學研究院等各部門,全力支持張啟,愿意給給年輕人這個機會......”
而之后,各大高校的老一輩科學家們也紛紛站出來公開支持。
‘轟’地一聲,整個龍國炸開了鍋。
官方和老一輩科學家們,竟然全部支持?
一時間,全國各地,無數心中懷著雄心壯志的青年、少年們,全都燃了起來。
有些人獲得了家人的支持,而有些人則是不顧家人反對,毅然決然地趕向云貴。
三天之后。
無數材料被直升機和大量工程車的運送過來。
天眼工程的施工正式開始。
一些專業的工程隊派出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和專家進行指導,而建造工程的所有實施者,超過九成都是年輕人。
張啟參與了工程的設計和理論支持之后,就被閑置了下來。
所有人都不讓他伸手。
張啟感受到了這種插不上手的快樂。
工地之上,一名來自燕京大學建筑系的大三學生,耳朵上夾著一支鉛筆,不斷地總結著經驗,對照著在學校學來的理論知識,逐漸適應了角色。
他發現很多書上沒有的重要知識。
比如說,在施工之前,需要考慮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防水問題。
這也是在吃過虧之后他才意識到的一點。
最開始的時候,所有人都懷疑,這些年輕人會不會耽誤工程進度。
然而,這些年輕人雖然會犯錯誤,但是卻表現出無與倫比的熱情。
他們遠道而來,一心想要證明自己,很快便專注于學習和實踐當中,并愛上了這份能夠切實提升自己的工作。
也有些人會擔心,這些年輕人不夠穩重,會不會讓質量不達標?
事實證明,并非如此。
雖然他們有很多人從沒有進行過任何實踐,但是有著專人在一旁指導,他們也愿意學,愿意研究,很快竟然達到了不錯的水準。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與此同時,熊國,切爾諾貝利。
‘天啟’研究基地。
大型強子對撞機的設備制造工作也已經快要完成,超導磁體和質子束管道已經開始按照張啟的指導進行組裝,再有幾天,粒子加速軌道就能安裝完成。
不知道是不是受到天眼工程的震撼,大型強子對撞機的建造效率也提升了不少。
研究人員熱情高漲,負責人每天都會通過衛星電話向張啟匯報工程進度。
張啟終于能夠稍稍緩了一口氣。
站在山脊之上,張啟在意識中呼喚系統。
“系統,距離發現反物質隕石,已經過去二十天了!如果天眼建成,藍星的人類能不能及時捕捉到它們?”
【反物質隕石群已接近光速的速度接近太陽系,它們目標不大,一般來講很難被直接觀測到,不過宿主可以花費一定震驚值進行定位,再讓藍星人類直接觀測到它們!】
張啟心中稍定,還好有系統在。
不然,哪怕有了天眼,想要直接觀測到高速移動的反物質隕石群,也是難如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