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上周欣妍說道:“說起來,從玉龍山莊回公司,比從咱們家去公司也慢不了多少,最多多出十分鐘車程。”
“你回去找人研究一下,試著和玉龍莊園馬場的老板聯系聯系,看他是否有意出售,價格是多少。”江浩道。
“行,我回去就聯系。”周欣妍道。
回到公司,周欣妍去忙自己的,江浩則來到技術室,繼續投入研究自己的影視動畫制作軟件。
現在弄的這個影視動畫制作軟件,就是江浩的愛好。
和賺錢沒關系,
就好比有人喜歡釣魚,有人喜歡打籃球,有人喜歡摳腳丫子,都是業余愛好,制作動畫也是江浩的愛好,只不過有些費錢,其實當初江浩弄那個游戲公司,賺錢也是為了支撐他搞這個愛好,所以他才會賣出大多數股份,而不考慮自己控股,還持有了騰訊影視一部分股份。
江浩已經制作出了‘靈魂’制作軟件,靈魂的特點就是智能性高于現在市場上任何已知的軟件,當然,相比‘流浪地球’里那種智能程度還差得遠,想要達到那一步,需要小欣的智能支持,可現在小欣的智能程度也就剛剛達到初級,并沒有達到強智能程度。
不過即便如此,也比現在的軟件強得多。
江浩還通過小欣,搜集了無數種現在的已知插件,并讓小心進行重新編輯,形成自己的插件模塊組,現在已經完成的就有300多種插件,完成一部動畫作品已經綽綽有余。
當然,想要完成一部作品,所用的插件往往是根據實際情況出發的,很多時候,強大的特效公司強就強在他們可以自己編輯適合影片的特效插件。
這樣的公司,國內幾乎沒有,全世界也只有工業光魔、皮克斯、維塔數碼、索尼圖像、雙重否定特效公司、移動圖像特效公司、巴菲因特效公司、米爾特效公司等有這個實力,
幾乎都集中在歐美。
其實說起來,特效公司很難賺錢,即便現在的特效公司,盈利性都不是很強,很多因為入不敷出而倒閉。
中國現在的特效公司賺錢嗎,純制作影視基本上很難賺錢,很多公司都是靠著廣告養活,廣告特效制作短,給的多,相對來說就賺的多。
現在還有很多人喊出了國內特效崛起的口號,而真實情況是,國內特效公司大多是在給外國特效公司打工,做外包活,也就是一群苦力工的角色。
中國的制作人才不缺,軟硬件也可以和外國相同,但在硬科幻純數字方面,依舊和歐美有一定差距,行內人認為差距在5-10年左右。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因素,就是現在的中國導演,真正會拍數字電影的人少之又少,而且國內資本市場運作下,一味的沖著流量明星去,讓特效制作資金短缺,也是重要原因。
簡單一句話,沒錢做個屁啊,不給錢特效公司自然給你做成5毛特效。
萬萬沒想到王大錘拳頭上的特效,“冰霜特效”“火焰特效”,也不是不可以的喲,反正很多人是無下限的,中國的特效崛起之路,似乎還有一段要走,不是在制作,而是在導演的觀念。
所以江浩準備弄好“靈魂”制作軟件后,自己做導演,先從動漫做起,然后在做電影特效,別人不玩我玩,反正老子又不指望這個賺錢。
業余愛好不行啊!
別人為釣魚花個幾十萬平常,我制作動畫片,花個幾億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