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歲的太子一直坐在皇帝身邊,大眼睛看著父皇發號施令,
皇帝這是在給兒子鋪路,也是在教育兒子,就像老獅子教小獅子如何捕獵一樣。
等大臣們離開,皇后端來一碗小米粥,坐在床邊,親自一勺勺的喂給皇帝,皇帝看著皇后,恍惚兩人又回到了剛剛大婚時候的甜蜜。
晚上,太子就睡在皇帝身邊,摟著兒子,皇帝給他傳授真正的‘帝王之道’。
“翊兒還小,接觸這些為時過早,為父本打算在你十二歲時在教你,哪成想人算不如天算,父皇時日無多,現在就傳授給你,希望你好生聽好,父皇可沒有精力時間再說第二次。”皇帝摸著兒子的腦袋說道。
太子用力點點頭,眼中含著淚花,“父皇,兒臣一定努力記下。”
皇帝慢慢說起來:
“所謂帝王之術,包羅權謀術、縱橫術、運籌法、管理法、閱人數、用人術等等,《韓非子》是歷代帝王必研之學,還有諸多典籍,比如《長短經》,父皇書房中的書籍,從今往后歸你,有很多書庫里都沒有的書籍,那些都是只能皇帝讀的。”
太子眨眨眼睛,說道:“難怪父皇下課業時,讓孩兒必須通篇背下韓非子,原來如此,只是,剛剛父親為何沒有提到儒家之法呢?”
“呵呵,其實所謂重儒,那是給外人看的,是治理天下的手段,我們皇家最看重的乃是法家,法骨儒皮也。”皇帝笑著說道。
“其實治理天下,說難無比艱難,說易也很簡單,無非三點而已,一是對民,怎樣使百姓富足及順服,二是對吏,怎樣使官吏更有效的為朝廷服務,三是對己,該怎樣鞏固自己的權勢,修養自己的德行,平衡各股政治勢力,才不致被其它政治勢力所威脅。”
“這三個方面如何解決,采取什么方略,《韓非子》以“法”、“術”、“勢”三位一體解決這問題。”
“你是不是一直覺得,父皇是個昏庸之人,不像史書上寫的那些明君一樣勵精圖治?”皇帝轉頭看向兒子。
太子眨眨眼睛,抿了抿小嘴。
皇帝呵呵呵的笑了兩聲。
“看來是了,為父現在教你,做皇帝可沒那么容易,天子天子,可哪有什么真正的天之子,也是凡人而已,人力有時窮,皇帝也不可能什么都會。”
“但,皇帝可以其他什么都不會,當一定要懂得用人。吏治吏治,這天下,終究要靠官吏去治理。”
“為帝王者,一人為天,大權在握,審時度勢,物盡其用,人盡其才,心寬以容天下,胸廣以納百川。其實說白了,為帝王者應該要有氣魄有口才,不一定博學,但不能缺乏常識,不一定會做,但一定要會用人,善于招攬人心。”
太子眨眨眼睛,用清脆的聲音道:“父皇,我在三國劉劭《人物志》書中看過一句話,‘臣以自任為能,君以能用人為能!’,就是父皇說的意思吧?”
皇帝非常高興,“我兒真聰明,就是這個意思,整段會背嗎?”
“會啊,‘臣以自任為能,君以用人為能;臣以能言為能,君以能聽為能;臣以能行為能,君以能賞罰為能。所能不同,故能君眾材也。’”
背誦完這句話,太子忽然有些發愣,看向皇帝道:“父皇,兒臣終于明白,您為什么坐在龍椅上,看著那些大臣們吵來吵去不說話了,‘臣以能言為能,君以能聽為能’。”
皇帝很是欣慰的笑了,能被自己兒子崇拜和理解,對父親來說是最令他高興的事情,收獲滿滿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