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待遇也太好了吧,搞得我都想去這座茶館中飲茶了。”
“喝茶聽曲,世界上除了九州國,哪里還能享受這種待遇?”
“不過我很好奇,為什么功夫茶的老板要來接待他們?”
“沒聽見那個茶藝師叫他大師兄么?看來大師兄要親自泡茶了,期待啊!”
“普通茶藝師就已經這么牛了,不知道大師兄泡的茶會多好喝!”
……
就在直播間的外國觀眾們議論之時。
秦山已然坐到了宋石三人身前,替代了之前茶藝師的位置。
他提起茶壺,緩緩將水倒入里。
“我看這位外國女子,不遠千里來我們九州國游玩,又對功夫茶如此感興趣。”
“那我問你,你可知道什么是茶之道?”
秦山動作穩健,說話聲音渾厚。
一舉一動中,仿佛有著某種韻味和之前的茶藝師完全是兩種風格。
“不知道,難道這一杯茶還蘊含什么特殊的道理?”妮娜搖搖頭,她的眉頭皺起,并不明白秦山這番話的含義。
不過,她卻對茶之道十分感興趣。
不僅是她,直播間的外國觀眾們也都對茶之道十分感興趣。
“這話是什么意思?什么道不道的,我還是第一次聽說。”
“難道說,九州國的茶不是簡單的喝茶?而是有什么含義在里面?”
“茶之道,我還是第一次聽說,誰知道是什么意思?”
……
就在直播間的外國觀眾們議論之時。
秦山也徐徐道來:“功夫茶,其中的功夫二字,原本的意思是工夫二字。”
他用手沾了一點茶水,在案板上寫下了工夫二字。
“工夫,工夫,以前在潮汕地區,稱帶有一定技術含量的工種之人叫“做工夫人”,稱做事考究、細心得有點過分的,叫做“過工夫”。”
“功夫茶,并不是說用功夫來泡茶,而是指用心去泡茶。”
他的聲音不大,落在妮娜和直播間的外國觀眾們耳中卻好似炸雷一般。
“原來如此!功夫茶原來是這個意思!”
“用心泡茶!這就是功夫茶的茶道么?”
“沒想到九州國小小的一杯茶,也包含了這么多道理!”
……
此時,秦山還在說著:“工夫茶,并非一種茶葉或茶類的名字。而是一種泡茶的技法。”
“茶藝包括炙茶、碾末、取火、選水、煮茶、酌茶六個主要程序,組成了“茶藝”的核心內容。”
“茶道形成于盛唐代,宋、元是中國工夫茶發展期,到了明代是中國工夫茶的鼎盛期,將茶藝推進到盡善盡美的階段。”
“我們手中這小小的一杯茶,卻包含了一千多年的歲月沉淀。”
秦山此時重復著之前茶藝師的動作。
每一個動作都十分標準。
直播間無數外國觀眾都聽到十分認真。
他們還是第一次聽到茶之道。
“唐代詩人錢起《與趙莒茶宴》詩曰: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塵心洗盡興難盡,一樹蟬聲片影斜。”
“飲茶能恭敬有禮、仁愛雅志、致清導和、塵心洗盡、得道全真、探虛玄而參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