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時期,為了防備敵人入侵,采用“烽隧”作為邊防告急的聯絡信號。”
“在古史書《周禮》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在各國從邊疆到腹地的通道上,每隔一段距離,筑起一座烽火臺,接連不斷,臺上有桔槔,桔槔頭上有裝著柴草的籠子,敵人入侵時,烽火臺一個接一個地燃放煙火傳遞警報。”
“每逢夜間預警,守臺人點燃籠中柴草并把它舉高,靠火光給領臺傳遞信息,稱為“烽”,白天預警則點燃臺上積存的薪草,以煙示急,稱為“燧”。”
“古人為了使煙直而不彎,以便遠遠就能望見,還常以狼糞代替薪草,所以又別稱狼煙!”
“早在幾千年前,我們九州國人就學會了用烽火臺來傳遞作戰信號,這個先進的傳遍信號觀念比現如今的電話不知道早了多少年!”
他這番話音落下,兩個直播間的外國觀眾都傻眼了。
不僅是那些支持亞歷山大的觀眾,就連許多看好戲的外國觀眾也都愣住了。
他們還是第一次聽說,原來萬里長城的真正作用不是抵抗敵軍。
而是為了傳遞作戰信息!
“我去!原來九州國的萬里長城在古代還有這個作用?”
“厲害了!原來萬里長城并不只是那一段長城本身!今天我算是漲見識了!”
“怪不得九州國的長城是一段一段的!我還以為和其他國家的古代建筑一樣,修出來玩的,原來背后竟然還有這種深意!”
“我草!古希臘要是早點懂這個快速簡單的傳遞信息方法,那奧運會估計就不會出現了!”
“這就是九州國古人的智慧么?不愧是四大文明古國之首!”
“現在看來,九州國古代君王的格局也太高了吧!這長城修建出來,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啊!”
……
直播間不僅是一個國家的觀眾震驚。
而且所有外國的觀眾都大吃一驚。
直到今天,他們才算真正明白了什么叫古人的智慧。
相較而言,古埃及的金字塔,夢巴黎的鐵塔,古羅馬競技場,比薩斜塔。
都是什么臭弟弟,和九州國的萬里長城相比。
這些世界著名建筑,似乎也就是那樣。
這一刻,觀看直播的九州國觀眾民族自信心爆棚。
他們自然懂萬里長城的真正意義。
不僅在秦朝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每一個朝代,抵抗匈奴外族入侵的時候。
這萬里長城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假如秦始皇沒有修建萬里長城,九州國的古代百姓,還不知道要遭受多少戰火的波及牽連。
光是下令修建萬里長城這一個決定,就已經足夠能體現出秦始皇當時的胸襟。
此時,面對秦書豪的反駁,杰克和他的一眾軍師已然不知道該說什么是好。
在修建萬里長城這一點上來說,秦始皇雖然有過錯。
但整體看來,功大于過。
可以毫不夸張的說,秦始皇將責任和罵名都攬到了自己的身上。
把好處和便利都留給了后代。
秦始皇雖然早已經逝去,但是他修建的萬里長城,直到今天依舊是九州國最重要的財富之一。
不過,杰克自然不可能這么輕易就被擊敗。
既然萬里長城這個點沒辦法破防秦書豪等人。
那他就換一個角度去懟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