鏃首有三個侄倒刺和血槽,底呈九邊關,小型銅鏃鏃首呈三棱形,刃稍向外鼓,首的斷面呈三角形,首、鋌接鑄而成。
三棱形銅鏃鏃首的三個面呈弧形,前端收殺聚成銳角形的尖峰,后端為平底帶有三個短小的倒刺。
鏃首主面輪廓的正投影,與世界上很多國家,現在使用的半自動步槍彈頭的截面輪廓比較,其頭部的曲線形狀極為相似。
而且最為夸張的是,上面還有一段關于秦朝箭頭的細致分析。
由于字實在太小,秦書豪便主動念了出來。
“在之后,我們九州國的專業人員,也仔細研究了秦朝出頭的弓箭頭。”
“當對鏃首三個面作二十倍放大投影,同一鏃各面輪廓不重疊的誤差不大于0.15毫米,其幾何尺寸,符合正態分布。”
“曾抽樣測試的84件銅鏃,銅鏃的三個棱脊經測試所得的最大差值為0.55毫米,最小差值為0.02毫米,長度幾乎完全相等,說明了制作尺度的精確與磨削和拋光工藝的高超。”
“三棱錐形鏃首帶有流線型弧面造型,具有導向性能好、穿透力強、加工容易等優點。”
“而早期鏃多是中部略起脊比較扁平的三角形,這種鏃在飛行過程中易于漂浮,穿透力弱。”
“同時,三棱錐形銅鏃帶有長鋌,使箭易在飛行中保持平衡,通過強弓勁弩的發射,其殺傷力無疑高于前代。”
“因此,此類型的鏃一直流行使用較長時期。這樣的設計制造讓我們對秦代的箭鏃制造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設想,同時也不得不嘆服九州國秦朝人民的智慧。”
秦書豪的聲音不大,但落在杰克和那些所謂的歷史教授耳中卻好像驚雷一般炸響。
后者說的這些東西,其實一些歷史教授也是了解的。
但他們為了支持亞歷山大,故意選擇了說謊。
而那些歷史教材的錯誤,也是因為這些原因。
對于他們而言,就算說謊,也比吹九州國厲害要好。
如果沒有被秦書豪和宋石拆穿還好。
可怕就怕后者太過專業,不但怒懟他們,還將最無法反駁的證據擺在了所有觀眾面前。
秦書豪一邊將書本放在桌案上,一邊說出了最后的總結語。
“要知道,當時我們國家就有傳世軍隊作戰神策《孫子兵法》,這兵法于春秋末年孫武所寫,傳到秦朝已經演變了幾百年。”
“假如秦朝軍隊和亞歷山大的軍隊對戰,輸的一定是亞歷山大軍隊!”
秦書豪最后一句話落下,所有外國觀眾都感覺心中狂震。
他們根本就沒想到,九州國秦朝就已經發明出了這么多堪稱先進設計。
“???這真的是秦朝?確定不是近代?”
“我去!原來這才是九州國真正的實力么?”
“秦朝幾千年前的弓箭頭設計,竟然能沿用到現代!”
“這剪頭我真人看麻了!”
“他們還有專門的作戰兵法?這是什么神仙發明!九州國人都是神仙么?”
“好家伙!九州國到底還有多少發明是我們不知道的?”
“我怎么感覺九州國在古代,什么都比我們領先一大截啊?”
“不用感覺,九州國古代就是無敵碾壓!這一局我宣布,是秦書豪他們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