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繁盛無比的禹都,不覺日漸蕭條。
路上行人匆匆,軍卒林立,戰馬奔騰,盡顯肅殺。
金鑾殿上,文武百官,人人頭纏白布,神色哀痛。
自賢王身隕東山道,整個朝堂上下,就仿佛丟了魂一般。
哪怕是如左相伊安這等四朝元老,也是時時垂喪著臉,他的一雙老眼愈漸渾濁,再也不復往日風采。
啪!
重重一拍桌案。
眼瞅著殿下群臣如喪考妣的模樣,夏王暴怒:“賢王死了,朕還沒死!”
“朕的大夏還沒亡,從明天開始,誰若還是這般晦氣模樣,就休怪朕狠下殺手。”
聞聽夏王盛怒之語,群臣如同一群提線木偶般,下意識地摘去頭上白布。
瞳孔深處,滿是失望。
賢王身死,他們甚至都沒有看到夏王流露出一絲悲傷,反倒是屢屢怒罵、責備賢王無用。
每每念及,群臣心底深處寒意頓生,賢王尚且受到如此對待,又何況是他們呢?
大夏,還值得他們去效忠嗎?
“哼!”
“安遠侯逆賊正率百萬之眾,迫近王畿,匈奴南庭四十萬鐵騎也在蠢蠢欲動,隨時準備西進,你們就沒有什么想跟朕說的嗎?”
重重一哼。
夏王滿心怒火,愈漸旺盛。
他從未考慮過大夏到底為什么會成今日之局面,也沒有反思過他自己這夏王當得是否有問題。
一直以來,他都只會斥責百官無能,逆賊該死。
聞言,群臣久久無聲。
他們不是沒有解決之法。
也不是完全沒有能力。
之所以不愿出聲,是因為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大夏已支離破碎,縱然能解一時之危,最終也難逃覆亡之局。
他們沒有提前尋找下家,參與禍害大夏,已算是對大夏盡忠了。
伊安幾度想要張嘴開口,但每每話到嘴邊,又是頹然的搖頭,咽了回去。
踏!踏!踏!
正值大殿內寂靜無聲之際,一聲聲鏗鏘有力的腳步聲,由遠及近,響徹整個大夏王宮。
一步一踏,有如踏在人心脈之上,撲通撲通的節奏感,讓人為之心驚肉跳,面色泛白。
伴隨著一道蒼老的身影踏入金鑾殿內,腐朽的氣息撲面而來。
百官只見得一張布滿皺紋的面龐上,死氣橫溢,長滿了令人心悸的黑斑。
形同枯槁,卻又釋放著駭人的氣機,仿若在散發著最后的余熱般。
“臣等拜見老王爺!”
嘶!
倒吸一口涼氣。
群臣俯首。
然而,在看到老王爺楊洪之后,他們卻是好似看到了大夏的喪鐘已經敲響。
若非親眼所見,他們都不敢相信,昔日名震諸國,戰神一般的人物,大夏最后的定海神針,老王爺楊洪,竟已暮氣至此。
濃郁的死氣,就連一個小孩子都能感受到,誰都知道,楊洪命不久矣。
指望他拯救大夏,根本不現實。
“叔公,您...”